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进村文化和农民需求难对接 农村文化有喜有忧

时间:2011-10-20 16:09来源:农村大众 www.yunhepan.com
如今,传媒已非常发达,报纸、广播、电视乃至互联网的触角都已经在农村扎下了根基。但对农民来说,媒体在给他们带来信息和娱乐的同时,他们也对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纸媒进村不容易
  济阳县回河镇张庙村的张务亮老人还记得二三十年前农民争相看报的景象:“那时,邮递员两天就送一次报,现在交通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给村里送报纸的反而不勤了。现在,邮递员一个星期来一回,一次扔上一大摞。村里只有村委会订报,但村委一般不开门,老百姓想看也不方便。”张务亮说,“在城里,走几步就有一个报摊,比农村方便太多了。”
  同村的刘顺武则觉得掏钱看报有些贵:“其实我也挺想看报的,但不想掏钱买,如果村里能提供免费阅览室,我肯定会去看的。”
贴近百姓尚不够
  在济阳,电影放映队每个月都会进村,但观众数量却不多。张庙村的张务银说:“一个月来一次,经常放一些黑白的老电影,没多少人看,常常放到一半人就基本散场了。”
  农村电影不太贴近群众喜好,作为强势媒体的电视,表现也不完美。汶上县白石镇新寨社区的马继明,却觉得有些新闻做得“不太实在”:“有些栏目光凑热闹了,虚的东西太多,回过头一想,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
◎专家观点
媒体进村缺乏新动力
  对于如今纸媒进村难,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系讲师高涵认为:原因主要在于纸媒生存方式和依赖环境的变化。高涵说:“大多认为在农村发行没有相应的经济利益,纸媒本身失去了‘向下推’的经济原动力。加上村两委功能削弱,村民读报能力和意愿不高,报纸与受众都对邮政减少了压力,送报越来越慢。”此外,以前邮政送报都是随着信件一起送达;但是如今信件减少,送报成本越来越大,加剧了送报的迟缓。高涵认为,对于媒体进村,特别是纸媒进村,政府应扶持一些适合农民需要的报纸,这样才可以保证农村的文化建设,不会边缘化。

相关阅读
  • 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 2020年度首轮演出季将全面启幕
  • 第三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间接带动消费101.4亿
  • 山东村官创新盘活“沉睡”资产 200亩山地拍出280万
  • 聊城一村搬迁村民交定金选房 村书记卷款潜逃(图)
  • 农村淘宝年货节6日在青州启动 煎饼土鸡蛋均能网购
  • 莱阳农村中小学告别铁炉子 碳晶板取暖安全又环保
  • 山东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三年全覆盖
  • 邹平1100人获免费家政培训 今年将增设妇女专场招聘会

    • 上一篇:地铁施工记者亲历:20米地下身陷"沼泽"成泥人
      下一篇:小区“底商”填补济南商业盲点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