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10月25日讯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以下简称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由济宁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2014年9月举行。经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筹委会研究决定,会徽、会歌、吉祥物图案、主题口号设计征集工作正式启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第二十三届省运会会徽、会歌、吉祥物图案、主题口号的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应征作品要充分体现充分体现齐鲁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的主旨、济宁市浓厚的地域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人文精神,两者有机融合、寓意其中。
附1:山东省二十三届省运会会徽、会歌及吉祥物图案、主题口号、宣传画征集方案
一、 应征作品要求
会徽
会徽的图案设计要求体现山东省体育运动的特点,富有创意、富有动感,图形清晰流畅,色彩简明大方,寓意贴切,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的整体美感,包含“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2014.9”、“山东.济宁”等要素。
采用彩色图形设计,具有一定的构成规则,构图、创意独特,图案清晰流畅,色彩简明大方,寓意贴切,有鲜明的象征意义和体育运动韵味,给人以深刻印象。
设计纸张规格为A4,文件可为JPG及TIFF文件,清晰度大于300dpi。
会 歌
会歌要求歌词优美、健康、活泼、向上,充分体现我省蓬勃发展的体育事业和团结进取、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力求反映全民运动会的内涵和全民参与的特点,体现全民参与、普及、趣味的宗旨,旋律要激昂、动听、催人奋进、易于传唱,具有济宁地域特色旋律,时间长度在4分钟以内。
吉祥物
吉祥物的设计要求充分体现济宁地方的独特形象,构思新颖、创意鲜活、造型简洁、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吉祥欢乐。能得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格和年龄段人群的普通认同。同时,作者应根据本届省运会的特点,结合创作理念为作品命名。并应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价值,广泛运用于特许产品(T恤、文具、手提袋)到三维动画以及省运会景观等不同领域需要。
宣传画
宣传画(组)的设计要求蕴含山东人民体育文化,体现山东体育运动的特点,表现要热烈、鲜明、美观、大方,能展现济宁市的美好形象。
主题口号
主题口号要求面向全省,主题深刻,简洁凝练,寓意深远,能充分体现运动精神和省运会理念。二、应征作品提交要求
1.应征作品必须是应征者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独立创作完成的原创作品,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或展出,如有抄袭、模仿他人作品,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责任自负。
2.以个人或团体名义提交,作品采取A4纸张(音乐作品以磁带、CD等形式),全色版本,并请将作品装裱在黑色纸板上。同时,设计者应提供设计创意说明和标准设计图稿。
3.会徽:应征作品一式二份,须用黑色底版装饰。吉祥物图案:设计方案应提供彩色纸品三套,并提交光盘资料一份。主题口号:应征作品一式二份。会歌:应征作品音像资料一份(卡式磁带或者CD),歌谱(曲谱和歌词的组合)10份,曲谱应以简谱或者五线谱形式提供。宣传画:体现山东体育精神和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结合省运会体育项目元素,要以3张为一组,一式两份。
4.所有来稿需提供作者资料一份,具体包括:作者的姓名(单位、团体名称)、个人(单位、团体)简介、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和个人(单位、团体)有效证件复印件,以团体名义提交作品的须提交相关资质证明。
5. 请在信封上注明“第二十三届省运会XX作品征集”。
6.所有应征作品均不退还,请投稿者自留底稿。
三、应征作品评审办法
评审机构由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筹委会组织各类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委员会在认真审阅参选方案、充分讨论比较的基础上,对每类每件应征作品进行初评、复评和终评,终评结果报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组委会最后审定通过并公布。公证机关全程参与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监督,确保整个评审过程客观、公正。
四、应征作品奖励
1.会徽设入选奖1名,奖金10000元,优秀作品3名,奖金各3000元。
2.会歌设优秀作品奖2名,奖金各10000元,入围奖5名,奖金各3000元。
3.吉祥物设入选奖1名,奖金10000元,优秀作品奖3名,奖金各3000元。
4.宣传画(组)设优秀作品4名,奖金各6000元,入围奖6名,奖金各3000元(单幅作品入围奖1000元,评为优秀奖2000元)。
5.主题口号设入围奖15名,奖金各1000元。
6.应征单位及个人在应征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自理。以上奖金不含个人所得税,获奖者需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自行纳税。
五、应征作品权属
1、应征者寄送的有关资料和文件概不退还。
2、应征者提交的作品,视为接受省运会济宁市筹备委员会的委托创作作品,其著作权归山东省第二十三届届运动会济宁市筹备委员会独家所有,经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
3、筹委会有权决定作品的修改和使用有权决定入围作品的使用场合、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届时;作者享有署名权,除获奖奖金外,不再支付给创作者任何费用。
六、征集时间、联系方式
应征作品征集时间从2011年10月1日起至2012年6月30日止(以邮戳为准)。
收件地址:济宁市运动员接待中心,省运会筹委会办公室
邮编:272000 联系电话:2967700 附2:济宁市基本情况简介
济宁是闻名中外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地处鲁苏豫皖四省结合部,辖市中区、任城区、兖州市、曲阜市、泗水县、邹城市、微山县、嘉祥县、鱼台县、金乡县、汶上县、梁山县等12个县市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843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济宁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地处“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沿海与内地的过渡地带。境内京沪、京九、新石三条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以及四条高速公路和四条国道纵横交错,济宁曲阜机场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多条航线,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内河航运能力占全省80%以上。
济宁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全市煤炭探明储量140多亿吨,年产量8000万吨,是全国十三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位。淡水资源充沛,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南四湖。济宁是山东重要工业中心城市,已建成煤化工、工程机械、专用汽车、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光电产业等多个国家级产业基地,拥有兖矿集团、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如意集团、山推股份等一批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的优秀骨干企业。
济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轩辕黄帝和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的故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拥有一处世界文化遗产,1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5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始祖文化、孔孟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李白文化、梁祝文化、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山水文化等十大文化为支撑,形成“东文西武、南水北佛、中古运河”的旅游文化格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济宁市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促和谐,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全市GDP达到2542.8亿元,增长12.9%;财政总收入3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9.3亿元,增长25.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10亿元,增长22.3%;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827元、7450元,分别增长11.9%和15.2%。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顺利完成了“十一五”发展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实现更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1年,济宁市确立了“十二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全市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目标,高扬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基调,更加突出重点、突出特色、突出创新,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改善民生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美丽的济宁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坚实步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