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讯 2011年10月26日,济南师范天桥附属中学与济南形意拳研究会签订协议,正式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形意拳”引进校园,通过设立特色体育项目,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的传承纳入现代教育体系的新途径。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均衡、公平、内涵、特色”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打造学校特色,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与济南形意拳协会协作,共建济南形意拳教育基地、打造学校特色体育。
省文化厅艺体处处长、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蔡焱,省群众艺术馆馆长、省非遗保护协会中心主任王寿宴、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济南市群众艺术馆书记李梅海、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省民俗学会名誉会长李万鹏、中国武当武术十佳武术名家、世界武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省高级学校传统武术主席、济南形意拳协会会长杨遵利、天桥区教育局督学马珍林、济南市天桥区区人大常委、洛口社区书记于爱民及学校有关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济南形意拳教育基地成立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好事,通过形意拳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由应试教育转向全力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里素质,达到以武辅德、以武健体、以武促智、使得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确定“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南形意拳”,可以为本校特色体育项目,通过办出特色的项目,能够丰富学校的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强化办学特色,打造成为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的特色教育品牌。
济南形意拳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位列中国四大名拳,近代还曾被尊为“国术”。济南形意拳会长杨遵利用“非遗进校园”传播模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了优秀的传统武术文化,为继承传统文化培养了大批生力军,此次与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的合作,是济南首例“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与学校正式合作的项目,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有益探索,可以更好的传播形意拳。
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此次将形意拳引进小学一定会为学校深化内涵,打造特色,树立品牌,提高质量提供强大动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