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中国儒家文化发祥地“三孔”,济宁一直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世人称赞。在当前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我市紧紧围绕六中全会精神,在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中勇当排头兵,将文化旅游打造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强塑“文化济宁”品牌,叫响“儒济天下·和宁四方”的旅游口号。贴近市场化取向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充分依托已经形成的客源市场和产业基础,在促进文化体制改革、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方面做出努力。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济宁将旅游与文化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理念,倾力推出一批文旅融合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实现了济宁旅游业的历史性突破。
发展基础——
政府亲力亲为 优化旅游环境
我市不断创新思路,紧紧把握当前旅游业发展重大机遇,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探索现代旅游发展新途径,优化旅游项目发展环境,为旅游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旅游项目建设铺平道路,形成了齐抓共促互动的发展态势。
省旅游局领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济宁旅游业的发展,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亲力亲为、亲自推动、亲自调度,对旅游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亲自协调,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
省旅游局局长于冲多次到济宁,就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项目进行协调、指导。2011年5月3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振川会见江苏灵山集团董事长吴国平一行时表示,济宁将全力支持旅游项目建设,为项目推进搞好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梅永红市长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手段搞好优质资源的深度开发,加紧运作推进重点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精心策划精品线路,加大重点客源市场开发力度,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的文化旅游品牌,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的转变。市委副书记张术平表示,要通过旅游大项目的建设使济宁旅游产业形成多点支撑的格局,改变仅靠“三孔”一枝独秀的局面,实现济宁旅游实质性突破。张术平副书记还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就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现场办公,带队赴泰安、枣庄等市学习考察旅游项目建设的经验做法。市委常委、副市长侯端敏指出,对旅游项目要抓得紧、抓得实、抓得细,先后深入兖州、邹城、微山、任城等县市区调研。
市旅游局自觉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水利、地质、环保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颜廷洲局长提出“旅游部门要强化部门融合发展观念,主动与相关部门搞好对接,建立工作协商机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互访机制,协商解决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农旅牵手、工旅联动,形成旅游合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健全的政策为我市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保障。2007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济宁市旅游工作考核办法》、《济宁市旅游奖励暂行办法》、《济宁市旅游景区管理规定》、《关于迎接高铁时代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济宁市旅游奖励办法》、《济宁市旅行社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为济宁旅游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科学规划成为济宁旅游项目建设的活力之源。近年来,济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相继完成了《济宁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济宁市旅游交通规划》、《济宁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济宁市旅游营销规划》和《济宁市“十二五”旅游业规划》,正抓紧编制《济宁市乡村旅游规划》、《环城游憩带旅游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各县市区完善规划体系,全市逐步形成了“以县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指导,以项目规划为基础,以特色旅游详细规划为辅助,以旅游景区详细规划为重点”的规划框架。目前,12个县市区和北湖旅游度假区除曲阜旅游发展规划正在修编外,基本完成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先后完成了80余个项目规划。
为了确保旅游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市政府建立了重点旅游项目督查制度。市政府成立市旅游重点项目调度考核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部门负责人任成员,主要督查各县市区领导包保旅游重点项目情况及项目指挥部设立情况,项目招商、签约落地和项目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情况和项目建设进展、到位资金和竣工投产情况。考核组每月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并组织人员现场督查,对进展缓慢的跟踪督办。运作机制——
市场成为主唱 融资引入活水
梅永红市长在梁山调研旅游项目建设时明确指出,在旅游项目建设投入上,要走市场化道路,不能全靠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做不活旅游产业的,用行政管理的模式去运作市场化的东西,只能是死路一条。
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有效助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项目建设已经由单纯的依靠政府投入向多元投入转变。从2007年始,我市设立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市财政按上年度全市GDP的万分之零点五安排引导资金,并明确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增加部分重点用于旅游业,对重点旅游项目给予支持。
为鼓励各景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府2011年至2012年度,从本年度全市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切出一块,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 A级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标识系统、厕所改扩建工作。微山、汶上、泗水、梁山等4个县设立了旅游业发展引导资金,曲阜市设立了旅游业发展贡献奖。其中微山县已连续多年每年出资1亿元扶持旅游业发展。兖州市惠民城建投资有限公司成立“兖州市齐鲁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开发兴隆文化园旅游项目。
在融资平台建设方面,我市相继成立了孔子旅游集团、微山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阳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0余家旅游企业。梁山县整合资源重组旅游企业集团,组建了山东水浒文化旅游公司等投融资主体,吸引5家民营企业出资1亿元入股。引导鼓励煤炭、电力等企业工业和民营企业进军旅游业,投资开发旅游,初步形成了旅游市场运作机制,呈现了内资、外资、政府、民营多元旅游投资格局。济宁迪尔集团计划投资7亿元开发建设泗水万紫园项目;山东太阳纸业投资6亿元建设五星级圣德酒店;香港嘉里集团独资建设经营五星级标准香格里拉酒店。
为利用好银行贷款,逐步解决融资问题,市旅游局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已与建行济宁分行签订了协议,建行将在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方面给予扶持。中国进出口银行青岛分行在扶持文化旅游项目方面与济宁开展了全面合作。2010年4月,中国进出口银行青岛分行与曲阜市政府签订了银政战略合作协议,三年内拟向曲阜市投入贷款20亿元,用于支持曲阜市明故城恢复改造二期工程等项目。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青岛分行正在考察梁山县水泊梁山文化旅游项目。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沟通,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走进济宁,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或形成意向。天地控股与济宁市政府合作开发的北湖新区项目,是天地控股进入2011年的重点开发项目之一。中弘地产股份公司与济宁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8月17 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拟于济宁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同推进济宁市旅游地产建设,加快微山湖旅游等项目的开发。
县域旅游招商引资,更是让人目不暇接。兖州市引进的澳门名嘉集团名嘉广场、山东省广东商贸城总投资分别达到了30亿和65亿元;江苏广电幸福蓝海影视文化集团、泰安志高集团、英国乐购大型超市、法国欧尚城市综合体等项目正在与兖州市积极洽谈,有望正式签约。泗水县先后成功引进了山东火炬、山东迪尔、北京城建、山东白鹤、广州天适等集团公司投资。目前,西侯幽谷旅游度假区、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尼山圣源书院、圣源度假村分时度假房、台湾风情岛、圣源湖、黄山景区、泗张樱花园等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后劲十足。微山县已落地项目主要有鄂尔多斯客商投资的微山岛庄园项目,北京彤普太阳能公司投资的农业观光采摘项目,上海泽大投资公司投资的御园1号游艇会所项目,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公司投资的水蛭养殖项目。枣庄帝豪酒业集团渔人水市项目,鱼台客商温泉度假村项目正在洽谈中。梁山县委、县政府将投资25亿元的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列为一号工程,吸引中青旅董事长张骏和国家开发银行前来考察洽谈,与浙江华城集团、浙江岛石集团等10家投资商达成合作意向,促成了北宋街、水浒文化广场、梁山泊水寨等招商项目落地,累计完成投资过10亿元。为加强与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的合作,曲阜市8月中旬在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举办2011曲阜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推介会,共邀请80多家大企业集团、品牌公司及与济宁文化企业合作关系密切的客商参会,宣传推介济宁投资环境、发布重点文化旅游产业招商项目、组织已洽谈成熟项目签约,取得合作意向20 多项。
发展主体——
龙头项目带动 文旅精品涌现
济宁有厚重的文化,文化也是济宁的一个“富矿”,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旅游、文化,两者只有相依相存,才能共生繁荣。
今年,济宁更是咬定“文化”这个青山不放松,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有特色的文化旅游精品大项目稳步推进。曲阜的尼山项目、兖州的兴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微山湖湿地公园项目、梁山水浒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和泗水的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等一批旅游大项目今年取得重大突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