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济宁城区洸河路彰显大城市气势。(资料片)张晓科 摄
过去的2011年,济宁市的城镇开发建设凸显了新形象,通过大力度的城镇开发建设,集中突破了重大工程、重点场馆和标志性建筑项目,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3日召开的济宁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年将采取更大力度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开发建设扩内需、增投资、促转型,构筑区域发展新优势,年内城镇化率力争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集中力量突破北湖新区,把济宁“一城四区”打造成为大而美的中心城区。
关键词1 北湖新城
济医第二附院年内开工
今年,全市将集中突破北湖新区,力争完成“七纵七横”路网建设任务,南二环京杭运河特大桥、北湖连通桥竣工通车,高标准实施北湖湾和核心景区二期工程绿化。在文教、商贸、旅游、住宅等重点工程的建设上,将集中精干力量,加快省运会系列场馆建设,确保省运会指挥中心主体工程年内竣工,建成城市规划展示馆,济宁一中新校区实现招生,启动创业大厦、市体育运动学校、济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等重大工程建设。
关键词2 济北新区
任城行政中心及早迁入
加快高新区科技新城建设,全力推进产学研基地、科技中心“一体四馆”、大学科技园一期、创意大厦、山推国际研发中心等重大科研工程,搞好城市开发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提升济北新区功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完善功能设施,完成济宁大道两侧产业规划布局,提速建设济宁北二环道路,抓好睿湖高端商务区项目建设。并力争及早完成任城行政中心北迁新城区的任务。
关键词3 老城区
改造河道彰显水城特色
高起点推进老城区改造和重点片区开发。推进豪德商贸城、东方文博城等大体量城市综合体建设。稳步实施梁济运河、老运河和洸府河沿岸综合提升改造,依靠市场机制吸纳要素资源,形成规模开发,彰显水城特色。启动王母阁路、车站西路红线范围建筑物拆迁和道路升级改造。
关键词4 组群结构城市
力争形成“同城效应”
通过明晰“济兖邹曲嘉”各大板块功能分区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曲阜高铁片区,完善高铁站配套交通体系,形成放射状“半小时核心圈”。提速推进济徐高速济宁段、滨湖路二期济宁至鱼台段、峄山-唐口快速干线等重点工程。提升济宁曲阜机场与日东高速连接线功能。拓展太白楼路东西延工程,完善兖州至曲阜、邹城城际路网。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建设,力争济宁高新区、任城开发区与兖州、邹城、曲阜在产业布局上形成网状连接,尽早形成“同城效应”。
关键词5 县城及小城镇
鼓励打造一批特色城镇
坚持规模扩张与功能提升并重,城镇开发与产业发展齐抓,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增强城镇内涵质量和承载能力。鼓励曲阜、微山、鱼台、金乡等有条件的县改造老城区、拓展新城区、快出新形象。重点抓好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14个新型乡镇建设,打造人口集聚、产业集群和商品集散的特色城镇。尊重农民意愿,稳妥有序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
工业
调整结构 提升档次
今年,济宁市将按照“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把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抓手。按照“双轮驱动”的推进思路,调整结构,扩充总量,提升档次。
集中实施“千户企业改造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太阳纸业40万吨高档食品包装卡纸、山推股份道路机械及金属成型、中联化学50万吨氯碱搬迁等扩能改造项目和63个省级重点技改项目,确保年内全市技改投资完成560亿元。
发展壮大主导产业集群,在稳定发展能源工业、调整优化电力结构的同时,加快培植壮大煤化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工业,促使四大千亿级产业加速膨胀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产业等五大领域重点支持50个重大项目, 力促太阳能光伏、LED新光源、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生物化工、节能环保新产品等加速成长壮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