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棵树要缠210多米
每年春节前夕,济宁城区的主要交通道路两侧都会摆设、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花灯以及贺年的灯饰造型。
9日中午,记者在城区洸河路与火炬路交汇处看到,负责挂灯带的汪童站在脚手架上,将手中的一把灯带熟练地缠绕在银杏树的树干上。
“一把灯带大约7米长,一棵树一般要缠30把,总共210多米。”汪童告诉记者,一圈圈地缠起来虽单调,但很有技术要求,每圈的灯带间隔不能太近,要尽量缠绕得均匀一些。“树枝上的比较麻烦。”汪童站在4米高的脚手架上,小心翼翼地将灯带缠在树枝上。他告诉记者,因为树枝比较细,灯带缠的圈数就多,距离脚手架稍微远一些的树枝,还要停下来,在同事帮助下将脚手架往外挪上几米,再爬上去继续缠灯带。
与汪童一起在脚手架上缠灯带的谢新光师傅,要将灯带的30个开关盒接在一起,将火线、零线分开绑定,再和电线连接起来,并接好树下预埋好的电源。“白天缠好的灯带,到了晚上就能亮起来。”汪童告诉记者。
一棵树得忙1小时
汪童他们在工作时,都带着厚厚的棉手套、护耳、帽子等。“天冷,尤其是在路口,而我们站得又高,保暖措施必须得到位。”汪童告诉记者,将一棵树上的灯带全部缠完,大约需要1个小时,这1个小时里,他有40多分钟要站在脚手架上,重复着缠绕灯带的工作。
“这和其它的工作不一样,比如之前在建筑工地上,活动量比较大,冬天干活都出汗。”汪童笑着说,现在站在脚手架上,活动的范围非常小,他们必须把自己“包装”得严实一些,一旦手脚不利索,很有可能从架子上摔下来。
“我们之前大多都在青岛、威海等地打工,快过年了,便回来忙年。”工人们说,他们都在城区周边居住,在家门口干活比较方便,每天还能回家,而且工作的时间也不长,便相约着来这里缠灯带。汪童说,这份活儿再有一个星期就差不多干完了,到时候便回家准备过年。
工人们告诉记者,虽然这个工作非常枯燥,但当晚上回家时,看着亮起来的“火树”非常漂亮,将城市的夜景衬托的更加美丽,他们心里也感觉美滋滋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