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姜大明谈高校化债:一身债哪有心思办学

时间:2012-02-22 00:08来源:齐鲁晚报 www.yunhepan.com
[/c][c]姜大明参加讨论。陈文进摄

  “满脑子都是债务,被人追得跟杨白劳一样,哪有心思办大学?”20日上午,省长姜大明在参加政协科技界联组讨论时,再次提及高校债务问题。他表示,大学要办好,首先要把债务化解到合理水平。

  2011年两会上,积弊已久的“高校化债”问题成为两会热词。而今年两会,“高校债务”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不少委员认为,只有化解好债务,高校才能轻装上阵。

  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 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

  省长姜大明曾在去年两会省政协教育组讨论高校债务时发问:“没有图书馆,办什么大学?”20日,姜大明再次强调了高校化债与办一流大学的问题。“高校的债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发展。”姜大明说,“现在不少高校校长都背着一身债,满脑子想的就是债务,被人追得跟杨白劳一样,哪有心思去想办学的事儿。”

  我省提出化解高校债务四项措施:提高生均拨款、土地置换、鼓励政策和开源节流。2011年10月,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对78所公办高校化债规划进行审核汇总,共锁定2009年底全省高校银行贷款199.3亿元。省财政厅、省教育厅代表省政府与首批49所有银行贷款的高校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目前,各个学校化债工作正积极推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就高校化债出“重拳”:省属本科高校生均财政拨款从9500元提高到1.2万元,年内完成公办普通高校债务化解120亿元。

  在谈及利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化解债务危机时,姜大明说,现在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房地产商在办大学了。他说,中央目前有这个政策,首先要趁机把债务还了。“化解这120个亿之后,高校债务会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不欠债也不现实,只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还是可以的。因此要赶紧把债还了,轻装上阵,否则你喊上半天也不会有人听,即便换了校长也是一样。”

  目前,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高等学校债务化解奖补政策,极大调动了各高校化解债务的积极性。

  修改债务核定办法 让更多负债高校得到支持

  尽管政府的奖补政策十分明确,但有些高校由于不符合债务核定办法,难以享受到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

  “比如说奖补政策中,债务核定定位‘从金融机构取得的、能够从银行征信报告中查询到的尚未偿还的银行贷款’,且‘以2009年底银行贷款余额为基础’。这一规定对不符合债务核定办法的学校来说,显然有失公允。”省政协委员、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田幼勤建议,根据高校实际修改债务核定办法,这样就能让负债的高校真正享受到政府的支持。

  也有委员对于化解高校债务危机存在不同的解读。“关键看高校贷款的用途和去向,这需要有关部门认真核查清楚。”省政协委员、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谭继文说,不少高校的债务往往是由于扩大招生规模后,不惜代价地贷款征地、扩建新校区、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完善基础设施等造成的。

  “尽管我省对高校的生均拨款连年增加,但是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所拨款项除了维持学校运转外,根本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谭继文认为,如果在摸底调查后,证明高校贷款的确用于扩建校区、购置仪器等国有固定资产方面,那么这些合理应用所产生的贷款债务,应该由政府偿还。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我省今年提出教育投入占到整个财政的20%,政策支持的力度逐渐加大,希望山东能有越来越多的一流大学。”姜大明期望道。

相关阅读
  • 山东2015届毕业生就业情况:4成研究生薪资低于3000
  • 2015哪些高校和校长受关注度较高? 山大排名第20
  • 2016年山东普通高校招生美术类专业统考20号举行
  • 山东一高校学生称被班主任打 班主任承认称其抽烟
  • 济南民办高校违规招生 上万学生遭遇注册学籍难
  • 专访山东快书高派传承人阴军:在高校开选修班培养传人
  • 郭树清为驻济高校师生宣讲五中全会精神 大学生晒与省长自拍照
  • 代表说十三五(3):学生数量攀升 民办高校盼更大支持

    • 上一篇:副省长王随莲:山东将建罕见病救助基金
      下一篇:姜异康:搞文化产业,意识必须“潮”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