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兖州市开发区(大安镇)立足镇区实际,围绕基础设施、服务效能、制度建设等方面,积极用好“加减乘除”四字诀,推动了镇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基础设施做加法。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了水、电、气、暖、路和绿化、亮化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今年一季度新植树4万株,营造速生林560亩,沟渠、河堤植树2万株,村庄、社区绿化栽植乔灌木12万株,新增绿色通道15公里,更新林网35公里;改造了齐鲁特钢11万伏高压专线等8条供电线路,建成了220KV变电站和日处理2万吨的大禹污水处理厂,完成了近20条50公里镇区主干道路及25公里农村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形成了“八纵八横”的主干路网,目前兴安路、延安西路、延安东路、泰安东路等4条道路改造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招标,7月底前全部完工,进而形成了以铁路、国道、省道与镇内主干路网相衔接的网络;依托镇区天然气门站,实施了煤气、天然气“双气”全覆盖工程,逐步实现镇域基础设施与产业布局的相协调,与服务带和生活区的相衔接,最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和群众需求。
办事程序做减法。推动了投资服务大厅和便民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配齐配足了电脑、桌椅等各种软硬件设施,健全完善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各项日常管理制度,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和办理结果,积极推行“一窗口办理、一站式审批”,打造政府“超兖州市式办公”、“窗口化服务”的高效便捷服务平台;积极推行保姆式服务,对企业外来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户籍、暂住证明等手续由镇区协助办理,优先安排其子女入托入学,解决后顾之优。
效能建设做乘法。围绕“作风建设”这一主题,加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实现机关学习的制度化、经常化,完善了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镇机关干部周一、周四集中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考评制度;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安排人员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政策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水平;出台了《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设立机关效能督察室,负责对机关干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和考评,督查结果作为机关干部奖励惩处、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健全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首问负责制等制度,完善了行政效能投诉受理机制,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倡导“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能办即办”的工作作风,解决少数机关干部中存在的效率低下、办事推诿、资源浪费等问题。
责任分解做除法。健全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推行项目进区论证指导、重大项目专家评审制度、进区项目现场勘察制度以及项目配套征询制度,强化国土、规划、招商、环保、安监、工商、财税等部门相互配合、严格把关,杜绝低水平项目入区建设;严格实行指挥部会战制和项目包保责任制,一个项目明确一名分管经济工作的副科级领导和一名机关干部,包保人员对照进度配档表和标准时限要求,坚持包前期筹划、包开工建设、包建设管理、包项目投产、包项目达效的“五包”标准,盯紧现场,靠在一线,排查问题,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办及时调度汇总情况,健立了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年终定奖惩的调度机制;强化项目进展跟踪督查机制,督查室对每一个项目按照时间节点要求进行督导检查,梳理存在问题,形成督查报告,反馈项目进度,以便及时解决影响项目进度的各项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