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在英华人轻信买地得巨额回报 数百万血汗成泡影

时间:2012-05-13 20:49来源:中国新闻网 www.yunhepan.com
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英国《华商报》报道,6年前,华人社会刮起一阵买地热潮,数百英国华人在一些地产商的所谓“巨额回报”诱惑下,投资巨款购买了大批零星土地。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些所谓投资少回报高的土地交易完全是一场骗局,华人的数百万镑血汗钱几乎成了泡影。

  闲置荒地加价50倍出售

  英国有大批土地闲置。开发商如果能获得政府同意,开发兴建民居,地价自然能翻上数倍。得不到政府批准,或者土地属于绿色地带,或属于永远不能更改用途的区域,土地的价值就难有大的升值空间。

  土地交易在英国自古就有,但把土地分割成零星小块出售是最近二十年才出现的。地产商往往购入一块荒地,分成几十,甚至上百小块向外出让。他们声称这些土地很快就会得到政府同意,开发兴建住宅,土地持有人将得到几倍的回报。

  伦敦某地产公司的做法极具代表性。这家公司在肯特郡购买一块40公顷的山坡荒地,以每公顷6000英镑购入。该公司在图纸上将每公顷的土地分成十小块,每块0.1公顷以3万英镑出售。一公顷土地的售价就高达30万英镑,是成本价的50倍。该公司卖出不到三分之一的土地,就赚了300万英镑。地产商为了获取暴利,往往制造出各种谎言欺骗投资人。

  旅游社摇身变成土地商

  张先生原是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科研工作者,2008年退休。他说:“5年前的一天,我到唐人街购物,出了地铁站就见到几个华人小姐在派发宣传单。她们统一着装,面带笑容,向每一个过路华人问好,递上宣传单。我回到家读读宣传单,原来是华人的C公司在推销土地。”

  张先生接着说:“C公司原先只做旅游,销售去中国、香港等地的机票,在英国至少有十几年的历史,口碑挺不错。C公司卖土地,我当时脑海里没有产生任何不良想法。宣传单做得很精致,上边详细列出投资土地的回报率。第二天,再打电话去询问,接电话的一位先生介绍:他们正在推出的土地位于肯特郡,已经上报开发申请,一、二年内就会获通过;到时候再卖出去,地价至少翻两倍。我一激动,买了相当于300多平米的土地,全部费用一万四千五百镑,前后过程只用了三天时间”。

  北部的土地便宜以为自己赚了

  住在约克郡的陈先生有过类似的经历。陈先生告诉记者:“2007年底的一天,我下到伦敦会朋友。在唐人街中心见到两个小姐在发宣传单。当时没时间看,就放到包里。晚上坐火车回约克时才打开看,说是投资土地能带来巨额回报。我回到家,告诉老婆。第二天她就打电话去这家华人公司查询,他们说土地在肯特郡,很快就会被开发,现在投资就等于抱个金饭碗。”

  陈先生回忆道:“我们当时心动了,就觉得买地好,即便不涨价也不会亏到哪里去吧!老婆在网上做功课,她发现就在约克西北边的Harrogate镇也有公司在卖土地,而且土地就在约克附近。网站很漂亮,即将开发的小区模型非常诱人。我老婆打电话一问,也是说土地马上要开发建大批住宅,现在地很抢手,机会难得。我们俩一算,约克的地价比肯特便宜,更划算。就以每块12600英镑,买了四块地。”

  退休金全买了地

  70年代就从香港来到英国的麦先生夫妇,经营外卖店20多年。6年前,他们决定退休,把店卖了。麦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把店卖了,银行账上存着10来万,老了就靠这些钱。我们想着去投资.不让钱在银行躺着。想买房,钱又不够,退休了,银行不会给按揭;想炒股,不会电脑,每天为钱烦恼。”

  麦太太补充说:“正好有个英国邻居突然提起,他的朋友在搞土地买卖。后来他的朋友来见我们,他说买地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他给我看了土地申请开发书,以及将来开发后的图案。我当时对这个方案印象十分深刻,一口气买了6块地,平均每块一万三千英镑。”

  上百华人投资土地

  据记者初步了解,在2006年—2009年的4年间有上百位英国华人投资土地,七成是60岁以上的老者。大部分人买了两块地,个别人买了八块、十块。估计英国华人投资土地的金额至少有300万英镑。

  这些华人在签下买卖合同时,都被告知一旦开发获得同意,开发商会与他们联系,商量具体转让价格。

  过了一年没有消息,两年没有进展,投了钱买了地的华人开始着急。他们纷纷打电话找原来的土地商人,结果令他们更加恐慌,那些土地商人早已人间消失,他们的公司也已经关闭。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土地公司在土地卖出后就悄悄地关门走人。个别公司一开始就注册在海外,早就选好退路。

  开发商对散户土地无兴趣

  记者不久前向华人购买土地较多的肯特郡、约克郡和华威郡的政府查询土地开发申请情况。三个郡的统计资料显示,涉及华人较多的十二块土地,十一块从未有过请求开发的申请,另有一个申请后,中途撤回。

  所谓二、三年内就能开发,土地价值能翻数倍的说辞完全是地产商或是他们的中介凭空捏造。记者注意到其中五块土地在当地政府规划的绿色保护带,30年内没有开发的可能。也有的土地是在斜坡上,或位于离城镇几十英里外,根本不适合盖房子。最令人惊讶的是在其中一块土地上,一条小河横穿而过。

  约克郡政府规划处的官员告诉记者,这几年随着人口增多,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边缘确实有不少土地被开发,被用来兴建住宅。但如果一块土地被划分成几十或上百份,开发商不可能有兴趣。哪个公司会有精力找几十个或上百个地主商谈转让价格?万一其中有一、二个“钉子户”,整个项目都会流产。

  根据英国金融管理局向本报提供的数据,自2007年至今,有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当然包括在英的华人)被“诱骗”参加土地交易,投入的资金高达2亿多英镑。另据伦敦警察局的消息,目前有20多家地产公司目前正接受警方的调查,涉嫌欺诈。

  买卖合同犹如一张废纸

  不少华人以为,土地没有开发,但地还在,起码不会亏损。他们当初买入时,地产商说了,要是改变主意了,可以随时把地卖出去。

  约克郡的陈先生买的四块地,平均购入价12600镑。据记者了解,地产商当初购进这四块土地时的成本价不到三十分之一,也就是500镑。现在如要转让,最多500 至600英镑,扣除各种手续费,剩下大约150镑。也就是陈先生四块地买入的价格是5万4百镑,现在实际能拿回的只有600镑。

  2004年英国通过土地修改条例,要求土地的所有人对闲置土地进行必要的维护。如果长期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或者阻碍河流畅通等情况,政府可强制代为处理。碰到类似情况, 拥有土地的华人不仅赔本,还要承担土地的维护费用。

  英国金融管理局向记者证实,土地买卖就像一般的商业零售,双方凭着诚实交易。土地零售目前没有纳入政府的监管。事实上,投资人是很容易去当地政府查询要购买土地的规划情况。一般花几十镑就能获得各地政府的详尽规划安排。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投资者会上当了?很显然,轻信了那些土地商或中介的误导或欺骗。金管局表示,投资人一旦发现有欺诈行为应该报警或者报告到金融管理局。

  近日刚刚重新复出,担任伦敦虹桥区内阁成员,主管开发与建设的陈德梁先生对英国的土地开发和资源环境保护有相当的研究。他指出,英国每个区,郡政府都有个《当地发展框架》书,里面详细列明区内土地现有和未来的发展计划,每一块土地都有详尽的地图。华人可直接上网或到当地政府大楼查阅,这样就能了解土地是否有过申请开发或被拒的信息,以免被人误导,甚至被骗。

相关阅读
  • 机构统计:美国成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最多国家
  • 孙正义与比亚迪达成协议:每月向日本供应3亿个口罩
  • 外媒:美国成为全球首个单日新增死亡病例超2000国家
  • 非洲新冠确诊逾七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欧洲
  • 未成年留学生怎么回国?驻英使馆上线《责任承诺书》
  • 伊朗已完成1000万人排查:21万人出现头痛、发热
  • 尤文图斯后卫鲁加尼确诊新冠肺炎 成五大联赛首例
  • 澳专家:迄今为止 只有中国成功遏制新冠病毒传播

    • 上一篇:俄首批救援人员抵印尼 两名侦查员拟赴坠机现场
      下一篇:威廉夫妇参加奥运纪念活动 凯特一袭长裙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