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市民文化中心、市博物馆投入运营以来,成为市民学习、娱乐、休闲的场所。图为昨日来自瑞典的外国友人Moayad在文登市民文化中心图书馆借阅书籍。 记者 时新元 摄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一座城市的博物馆,不仅浓缩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而且反映了城市的发展脉络。那么,有多少公众知道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日,我市博物馆将举行哪些活动,昨日,笔者进行了调查和采访。
随机采访
多数市民不知有博物馆日
昨日,笔者采取街头访问和网上调查的形式,对市民进行了随机采访。令人遗憾的是,30位受访者多数不清楚博物馆日,仅有两名市民知道这个节日。这两人,一个是文博专业的,一个曾是博物馆的志愿者。
有六成受访者曾经参观过本市或其他城市的博物馆,馆里的各种文物、民俗、艺术、标本展览等,对市民很有吸引力;但也有三成市民对参观博物馆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仍有十分之一的市民以为参观博物馆需要买门票,对于2008年我市博物馆就已免费开放并不清楚;另一方面许多市民认为博物馆只是对历史进行陈列,总觉得与当下的生活有一道天然的界限。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发起的。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世界博物馆日确定主题。
今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新形势下,需要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博物馆不仅作为历史见证人类遗产保护的静态展示,而且应面向社会,面向大众,作为一种文化平台延伸至群众生活,发挥教育和教化功能,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博物馆日
展览走进社区和学校
今天,市博物馆将继续免费开放。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将走进环翠区鲸园办事处,通过展板和讲座的形式,让文物走近百姓生活。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14万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去往欧洲前线,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动任务。1917年中国对外宣战后,华工又被直接派往前线。在14万中国劳工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华工来自威海。今天,市博物馆将在学校、社区中举办“一战华工”主题展,通过展览和讲座的方式让威海的居民和学生了解这段历史。市博物馆设计制作了25块展板,自今天起将先后在鲸园小学、鲸园街道办事处、威海一中展出。
笔者了解到,博物馆日当天,文登市民文化中心、市博物馆也向市民免费开放。
文登市新建的博物馆投入运营以来,成为市民了解历史、学习知识的理想场所。这里所展示的道教文化、李龙文化等,让广大市民对文登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仅在今年“五一”期间,文登市博物馆就接待本地和外地参观者4000多人。
市博物馆馆长张寒梅表示,博物馆是社会公益事业,新的社会形势变化要求博物馆走出象牙塔,通过服务最广大的市民,让他们了解本地的历史,传承、弘扬本地文化。
实习生 刘宏领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