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国务院发布公告,要求目前在美国持有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在6月30日离境。美方表示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中国教师愿意,可以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J-1签证是一种非移民签证,签发给到美国参加美国国务院批准的"交流访问者计划"的各类外籍人士。今年年初,美国官方曾对持有J-1签证人员情况进行过调查。
此外,美国官方要求对孔子学院进行所谓的"认证"。公告声称:"孔子学院必须申请美国的认证,才能在所在大学开展教学。"尽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已经做出最新回应,说美国将尽量在不让任何老师离开美国的前提下解决目前这一签证的混乱情况。但是,孔子学院在美国遭到发难的消息还是让人议论纷纷。中美两国媒体对这件事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一些设立孔子学院的美国大学也向美国国务院发信表示抗议。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于长江对这个话题作出评论。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透露,从2010年开始,美方就通过各种渠道调查孔子学院,包括是否宣传共产主义、有没有价值观输入等等,美方对教材、教师、信件都进行了层层审查。但是这一次,美方突然用办学资质认证和签证问题向孔子学院发难,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意外。美国这么做可能是出于什么原因?
于长江:我觉得这个背后肯定有一定的政治原因,实际上因为美国的政治体制背后有一批保守派,他们对孔子学院一直有很多批评。更深层来说是中美两国各方面还是缺乏基本的信任,包括文明差异、社会制度差异等等。
美国第一家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及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对美国官方的这一新要求感到困惑,校方都在就"认证"一事进行讨论与沟通。但是,相比之下,德国的歌德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等在美文化交流机构都不需要得到美国认证。那么,为什么偏偏对孔子学院提出这样的要求?
于长江:我觉得这与意识形态和文明差异有直接的关系,法国德国和美国都是属于西方国家,价值观、意识形态完全是一样的,制度也是一样的,还都属于一个西方阵营里面。而中国和美国在意识形态在价值观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到现在为止除了经贸方面的交流较深入以外,其他方面都有非常深的隔膜,包括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美国社会认为中国人忽视意识形态和宗教,而实际上他们是非常重视这些的。
事实上孔子学院遭遇西方国家发难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去年下半年,孔子学院在德国就遭遇过激烈的"围剿"。于长江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属于同一个阵营。
这些事端最后都因为当地大学坚定支持孔子学院而得以结束。其实美国的大众是比较看重文化交流的,比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杰马诺、博士生麦格拉斯和罗宾逊都认为,学习汉语有助于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的交流和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海外民众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主观愿望作为基础,我们在文化传播、在公共外交中应该更注重讲究什么样的方式方法?
于长江:我们中国现在包括在海外的商务人员、留学人员甚至一些机构都存在着和本地交流不够的问题,这个可能是由于我们文化背景各方面差别很大,包括我们在国内受的培养,内敛不张扬。
国家汉办主任许琳认为,美国国务院此次向孔子学院发难,绝对不是偶然事件,也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对于美方这次行动是否会对其他国家的孔子学院造成影响,许琳表示无法预计。许琳认说,对于国家汉办来说,只能严阵以待,始终秉承"外方申请、汉办审核、中方院校合办"的原则,在不触犯法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校自主办学权,"以后的螺丝也许会越拧越紧,我们要迎难而上。"许琳认为,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仍需坚持,中方合作院校要真心配合外方办好孔子学院,"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独立在境外办学的实力。
有分析认为,目前孔子学院在美国办得很成功,影响力卓著,美国有很多人正在学习汉语,这让美国政府非常担心。再加上今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因此,美国政府出台这些措施很可能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如果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公告生效,孔子学院将会受到哪些影响?根据中国国家汉办的数据,自2005年第一所孔子学院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成立以来,国家汉办已经派出2100多名教师,目前约有600名中国教师在美国工作,如果美国国务院发布的公告生效,至少有51名教师将被迫返回中国。
另据统计,目前美国48个州已经设立81所孔子学院和299个孔子课堂,是全世界设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国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