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清理淤泥。刘守善 摄
6月1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5月31日,记者在洸河路、红星路等多条道路上看到,市政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雨水井篦子下方雨水斗中的淤泥,据了解,这些雨水井约3年没有清理了,淤泥的厚度一般在半米左右,此次将对12条道路的雨水斗进行清理,预计6月初全部完成。
在洸河路新世纪广场附近,刘师傅带领着几名工人逐个将路边的井篦子打开,然后用铁锨、铲子等工具将淤泥收集到路面上。记者看到,井内的淤泥约有半米厚,大部分是泥土,还有一些树叶、烟头等杂物。在淤泥较硬的位置,工人们还要用铲子把土挖松,再用铁锨把泥土铲出。“我们刚把环城北路的雨水斗清理完,那边的淤泥很厚。”刘师傅告诉记者,因为环城北路的管道是雨污合流,下水道里面除了泥土还有很多污水,以及道路两侧餐馆倾倒的食物残渣,味道很难闻,淤泥也更厚。淤泥被铲出之后,有专门的小货车运走。
遍布城区的雨污水管道,在每年汛期时对排洪泄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裸露在外的雨水斗,却成为各色垃圾污染的“重灾区”,严重影响到雨水的顺利排放。“这次将对12条道路进行雨水斗清淤工作,包括洸河路、共青团路、红星路等主干道,主要是为了在汛期前尽量将管道疏通一遍。”济宁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工程科科长邵新建告诉记者,预计清淤工作将在6月初全部完成。(刘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