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3点,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媒体。烟台市有极个别的果农套用药物果袋,“烟台苹果的质量是有保障的。”
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烟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海涛表示,烟台苹果历史悠久,是中国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政府部门对烟台苹果的质量十分重视。2010年和2011年,农业部两次对烟台市苹果质量进行了例行监测和风险评估检测,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均达到100%.
“从监测情况来看,总体上烟台苹果是安全的,质量是有保障的。”陈海涛说,2011年出口7100批次苹果,11日,全国各地果品批发市场均未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的烟台苹果。
出席发布会的烟台市农业局局长梁传松,栖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兆宽表态,套用农药果袋只是个别果农的行为,他们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确保果农使用高质量果袋,并将加大果品检测力度,确保进入市场的苹果安全可靠。
栖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兆宽介绍,“据掌握的情况来看,栖霞市确实有极个别的果农套用药物果袋,相关部门都进行了处理。”据了解,从2010年起,他们就发现了这种情况,并进行了整治。截至目前,栖霞已经检查各类企业和经销业务210多家,查处没收药物果袋220多万个,同时对查处的药物果袋进行了集中销毁。
“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仍在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做到举报一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药物果袋始终做到绝不姑息。”陈兆宽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农药进入栖霞市场。同时将加大果品检测力度,确保进入市场的苹果安全可靠。
“烟台市将通过推进苹果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措施,确保烟台苹果的质量。”烟台市农业局局长梁传松说。(记者 张琪 王光照)
苹果套袋的前世今生
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刘成连说,苹果套袋在我们国家是一个传统栽培技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苹果套袋了。上世纪60年代,日本研制了双层纸袋,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解决红色苹果的着色问题;第二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果实套袋之后,生长过程与农药直接接触少,能够减少农药残留;第三是为了防止食心虫。上世纪90年代,苹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首先在胶东地区大面积使用果袋,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在现阶段,为了保证苹果健康生长,还没有一项措施,能够代替果实套袋。”刘成连介绍。
“药袋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情。”栖霞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个别果农使用药物套袋,所用药袋是将农药稀释后,利用改进的果袋机滚动涂抹在果袋内袋上。
栖霞市不少果农称,总觉得使用了这种药袋后能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其他则和普通纸袋没啥区别。
“果树套药袋到底有没有作用,我们也一直没有研究过。”山东省农业厅果茶技术指导站相关负责人称,感觉效果并不大,不提倡果农使用药袋。
栖霞市农业局和山东省农业厅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称,药袋能否使用问题,现在国家也没有规定。
烟台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称,由于药物果袋国家一直没有一个相应标准和明确的要求,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能证明药物果袋存在安全隐患。但由于药袋生产不规范,本着对产业发展和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烟台市明确禁止了药袋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