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麦收即将结束,麦地里的秸秆农民怎么处理?德州有没有出现秸秆焚烧而引起大气污染的情况?18日,记者到德州市区周边的麦地调查,并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成为大部分农民的习惯,焚烧秸秆的现象已经很少,德州未出现因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村民
粉碎在地里很省事
1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宋官屯乡的麦地里。在李船头村,小麦大都已经收割完毕,田地中也很少能看到干着活的农民,而麦秸成片地铺放在田间地头。
在长河街道办事处芦家河村村民的麦地里,记者看到,地里的麦茬长约15厘米,大多已被粉碎成两三截,而地底下的根须也被外翻出来。只有三两家的地头上放有小堆的麦秸,村里面找不到成垛堆放的秸秆。
芦家河村村民周文亭正在给自家的四亩地浇水,地里的玉米苗长出了五六公分,长短不齐的麦茬成片地浸泡在泥水里。“麦秸都粉碎了,现在都没人管了,直接烂在地里。”他告诉记者,往年还有人回收成垛的麦秸,如今联合收割机把麦秆粉碎得非常细,秸秆都还田了,村民也不用花时间锄出来了。
多位村民告诉记者,好多年不见有人焚烧秸秆了,大家伙也慢慢认识到焚烧秸秆的坏处。以前村民焚烧秸秆,主要是图省事,现在都是机械化了,更省事了,没人再焚烧秸秆了。
随后,记者又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城区城乡结合部的其他麦地,没有发现焚烧秸秆的现象。
环保部门
建立县三级监测机制
德州市环保局监察支队刘科长介绍说,秸秆禁烧作为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态乡镇创建的重要指标,环保部门十分重视。2011年,德州有4起火点出现。
今年麦收来临前,各县市环保局、直属分局制定“秸秆禁烧”工作方案,安排巡查计划,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做好日常监察、加强领导和监督,做到责任到人。
为确保不发生一起秸秆焚烧现象,环保部门对农村,特别是对城市周围、交通干线周边农村的秸秆禁烧作为重点,加强监督监察,发现焚烧行为,立即责令停止,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教育或处罚。对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导致人身伤亡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另外,环保部门多渠道多形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使农民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
环境监测站
空气质量均为良好
德州市环境监测站大气监测科科长张清双告诉记者,根据他们检测,15日至18日,德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为良好以上,没有出现因秸秆焚烧而引起大气污染的情况出现。
据他介绍,霾是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而焚烧秸秆可造成大量的悬浮颗粒物,也是促使霾形成的一种重要原因。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8169500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