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2011年6月30日,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开始的新奇、惊叹,到现在的习以为常,一年间,高铁已经逐渐被人们所习惯。
古城曲阜,恰巧位于京沪高铁线的黄金分割点上,在更多人搭乘高铁走出去的同时,也有更多人搭乘高铁走了进来。因高铁而闻名于世的小镇息陬,高铁经济带动下拔地而起的曲阜新城,还有“三孔”景区越聚越多的各地游客……
高铁这一年,人更多地走出去,更多的人走进来。
千里“京沪”一日还
曲阜——北京,2小时;曲阜——上海,2.5小时。高铁拥有不逊于飞机的速度,而每天43趟列车可选,则比飞机更加便捷。
“坐高铁回北京只要两个多小时,一天有20多趟车可以选择,很方便。”5日中午,在曲阜东站候车大厅内,即将和老公一起回北京老家探望父母的陈景霖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她离开父母跟随老公到邹城发展。虽然时常挂念家中老人,但由于相隔甚远,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只能经常通过电话倾诉牵挂。京沪高铁开通后,距离再也不是问题,周六早上坐上高铁,中午就能坐在北京的家中吃妈妈做的饭。
高铁不仅缩短了小陈与父母之间的距离,也让不少因频繁出差而奔波劳碌的市民不再苦闷。“我们公司总部在贵州,每月两次从济宁回总部汇报工作,总是把我折磨得精疲力尽。”坐在舒适的候车大厅,孙先生脸上写满惬意。高铁未开通时,每次回总部都要坐大巴到济南转乘飞机,昂长的候机时间和转乘的奔波,往往单程就要十几个小时。“现在坐高铁到上海,直接可以坐上飞机,太方便了。”
据了解,自京沪高铁曲阜东站运营以来,先后进行过四次调图,从最初的日行35趟列车逐步增加至目前的43趟。乘客成分也在启用初期单一的公务、商务、旅游客流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探亲及民工客流。在客票打折、多种车型、坐席共存的条件下,高铁已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体所认可并接受。
“舒适便捷”成高铁印象
舒适便捷,是高铁旅客最直观的感受。京沪高铁曲阜东站党支部书记乔元丽告诉记者,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大大缩短了曲阜乃至济宁与高铁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曲阜已经融入高铁沿线城市的“3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渤海和长三角经济圈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
同时,京沪高铁与曲阜原有的京台和日兰高速、104和327国道、京沪和日菏铁路、曲阜机场相互交织、有机结合,形成了高铁、公交、出租、客运等协同发展、便捷顺畅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令曲阜成为鲁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为实现高铁与区域内交通网络的互通互联,曲阜投资9.6亿元高标准建设了孔子文化广场和孔子大道,实现了曲阜东站至曲阜和济宁城区交通的全面对接,曲阜东站至兖州、邹城、泗水等周边县市的连接线建设也已全面展开。
此外,为实现游客“零换乘”,曲阜投资3500万元,按照国家二级站标准建设了高铁客运换乘港,开通了至济宁、兖州、邹城、泗水、曲阜机场的直达班车,至孟庙、微山岛、宝相寺、梁山景区的旅游专线,以及至曲阜城区的公交、出租,实现了旅客的良性聚集和有序分流。
目前,曲阜东站日均客流量5000多人次,最多达1万人次,开通一周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
游客大增,九成乘高铁而来
5日上午,天成旅行社的地接导游刘磊来到京沪高铁曲阜东站,等候一个江苏旅游团的到来。每天,曲阜东站都会有无数个像他这样来接团的地接导游,曲阜旅游因高铁而焕发新颜。
刘磊告诉记者,他从事导游已经5年,以前旅客大都包车而来,现在有了高铁,江浙、北京等地的旅客人数明显增多,其中九成左右都会选择乘坐高铁。高铁进站了,刘磊顺利与跟团导游取得了联系。“以前我来过曲阜,是先坐火车到兖州,然后转车到曲阜。”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告诉记者,现在方便多了,不到两个小时就能抵达曲阜,想当天回去都来得及。
据统计,2011年,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月,曲阜市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30%以上,为近年来增幅最高的月份。“十一”黄金周期间,“三孔”景区接待游客36.6万人次,10月3日单日达到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1—5月份,全市接待中外游客4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26亿元,又创新高。
与此同时,在京沪高铁的带动下,各大知名品牌酒店纷纷抢滩曲阜。有格林豪泰、银座佳驿、柠檬假日等6家品牌酒店先后入驻,截至目前,曲阜共有星级酒店13家,全国知名连锁、商务酒店20余家。
“为迎接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我们努力丰富旅游内涵、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旅游品质。”曲阜市旅游局副局长韩凤举说,为此,曲阜市启动了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和孔子学院总部基地儒家思想体验中心“新三孔”以及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故城保护复兴、石门山体育休闲等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
一个高铁站,带起一座新城
5日,雨中,通往高铁曲阜东站的孔子大道显得格外洁净,两旁的绿树、青草,也更添清爽。一年多以前,这里只有农田、村庄,而现在,两侧的一排排簇新的建筑,向世人宣示着,一座新城即将崛起。
曲阜东站旁边,一个大型展示牌十分醒目,这是最早入驻曲阜高铁新城的火炬企业总部基地项目。“这里将建设两栋百米高的双塔高楼,预计明年底完成。”曲阜高铁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伟告诉记者,一栋为企业总部基地,另一栋则是五星级商务会议度假酒店。“建成后,将成为这里的地标性建筑。”
火炬总部基地、奥体中心、新区医院、孔子博物馆……一个个重大工程陆续签约或开建,10条主干道正在加紧施工,新城的风貌已经初现。“按照‘一年成型’的目标,曲阜高铁新城的架子已经扎起来了,下一步的重点就是不断完善它的细节和功能。”曲阜市住建局局长张艳书告诉记者,今年将配套完善水、电、气、通信等管网建设,同时,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建设,提升新区承载能力和综合配套功能。“商贸流通、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将是新区发展的主攻方向。”
飞速的高铁列车,为古香古色的曲阜古城带来了勃勃生机。
小镇息陬, 因高铁而焕发新生
高铁曲阜东站,坐落在息陬镇境内,距离镇驻地约两公里。记者在息陬镇见到了刚陪客商考察完项目的镇长丁刚,他习惯性地递上名片,高铁新城和曲阜东站的图案,就印在名片的背面。“高铁来了,我们息陬这个小乡镇,名气也大了。”
“我们上半年税收同比增长了116%,带动就业4000余人,这就是高铁带来的实惠。”丁刚说,目前高铁站区周边、息陬镇驻地和孔子大道沿线村庄正在进行拆迁改造、合村并点,高速推进的社区建设,将让更多农民变成新区市民。
息陬镇,正从一个普通乡镇,向一座现代化新城蜕变。一年间,路宽了,灯亮了,绿化植被取代了荒草丛生,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焦点生物、圣光智能、宏泰塑业等9个新兴产业项目接连随着高铁而来,在这里生根发芽。
孔德见和他的大陆美阳电动车生产项目,就是随高铁而来的项目之一。孔德见是曲阜人,孔子后裔,1997年开始做电动车生意,期间曾转战天津、青岛、枣庄等多个地方。得知高铁通到曲阜的消息,他决定回到家乡。如今,孔德见的工厂已经投产,他正打算在这里发展自己的电动车品牌。
古城曲阜, 正酝酿着破茧化蝶
息陬的勃勃生机,只是高铁辐射的一个缩影,整个曲阜市,也正酝酿着破茧化蝶。
“既要打好‘孔子牌’,也要打好‘高铁牌’。”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曾如此说。而这两张“王牌”,带来的是一个个重大项目落户、一个个合作项目签约,世界500强企业美国ITW集团、德国大陆集团以及香港嘉里、联想集团、无锡灵山集团、北京火炬集团、绿地、雨润控投等众多知名企业集团也接踵而来,曲阜一跃成为省内最被外商看好的投资区域之一。
“下一步,曲阜将努力实现两个转变。”曲阜市长杨凤东说,在城市形态上,实现由平面建设向立体构筑的转变。随着以道路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平面建设逐步到位,下阶段重点是立体形态的构筑,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完善和城市功能的提升,以自然生态的保护性开发营造环境,以公共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在发展内容上,实现由城市建设向城市经营的转变。重点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突出抓好新区资源的经营,加快重大品牌项目的落地,以项目促经营,充分发挥新区资源的价值,提升开发建设效益。(马辉 李蕊 曾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