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乡县司法局以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等五类外执人员的监管力度,全面实施“五化”建设,目前,在册的 335名社区矫正对象做到了“零”脱管、“零”犯罪。
一是责任主体“具体化”。建立“倒金字塔”层级责任制,金乡县、乡(镇、街道)两级分别成立以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政法书记任副组长的社区矫正领导小组,金乡县局社区矫正办公室、各司法所各明确专门人员负责社区矫正工作,建立统一协调、上下联动、各司其责的大“矫正”工作机制。二是工作流程“规范化”。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科学设定流程环节,以实施社区矫正“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严格规范衔接接收、入矫宣告、谈话教育、公益劳动、定期学习、请假销假、监督考核、奖励惩罚、解除矫正、档案管理等环节流程,确保环节科学,管理规范,监督到位。
三是管控模式“数字化”。全市率先建立社区矫正定位终端管理平台,为符合条件的20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全部配备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机,金乡县局矫正办负责GPS手机定位的日常监管,通过网络、短信、语音等方式及时建立矫正对象与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系,通过数字化双向互动平台,时时做好社区矫正对象的区域定位,及时做好预警处置。
四是安全监管“等级化”。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管期限、阶段改造状况实施分等级矫正,金乡县社区矫正办公室、各司法所对重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重点跟踪,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加大管控力度,做到“日闻其声、周见其人、月有小结、季有考评”,严禁脱管、漏管。
五是监督考核“常态化”。为严格落实责任,金乡县局制定了《社区矫正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明确考核目标、考核内容和具体要求,细化分解工作流程,建立百分制量化标准。组织相关业务科室定期对13处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进行考核,现场打分,现场反馈考核结果,并提出阶段性评定意见和建议,落实整改措施。(高作刚)
刘雪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