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气象部门获悉,日前,济宁市气象局从加强汛期监测和预报、气象服务信息沟通共享、预警信息发布及传递等方面展开,全面做好汛期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济宁市持续高温少雨,近百万亩农作物受旱严重,7月份旱涝急转出现强降雨天气,出现了防汛抗旱并转的复杂局面。针对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市气象局多措并举积极做好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农作物和土壤墒情监测。农气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作物生长情况2天观测一次,对土壤水分状况和干土层进行加密监测。今年以来,共编写农业气象服务材料70余期,其中干旱监测20期、旬(月)报20期、夏收夏种气象服务6期、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4期。二是气象预报服务及时有效。通过媒体、传真、短信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各部门和公众传达高温、降水等天气实况。截至目前,市气象台通过传真和短信等方式向市政府提供专项预报37期,预警信号16次,雨情信息20期,接受媒体记者采访50余次。三是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为缓解我市旱情,全市气象部门先后进行4次人工增雨作业,增雨量达443.3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全市农业旱情。
目前,全市已进入主汛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时有发生,市气象局将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一是密切监测天气形势,及时做好防汛各项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提供防汛依据和指导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全力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组织农气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调研,了解农业所需,及时向市有关领导反馈信息,把气象信息及时传送到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