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 靳华龙
实行计划生育30余年来,兖州市少出生人口20万,节约社会抚养成本达80亿元。全兖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人均占有量高居济宁兖州市榜首,人均GDP在全省名列前茅,兖州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学前至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率先推行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救助。自1998年以来兖州市连续14年获得济宁兖州市人口计生工作一等奖。
计划生育保证了全兖州市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大大减轻了人口给资源、环境和入学、就业带来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的稳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由于遭受意外或疾病等原因,物质和精神生活陷入困境。
“一定要维护好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人的利益”。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兖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过广泛调研,从进一步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入手,提出了“六心计生关爱工程”活动的构想和思路,积极深化生育关怀行动,得到兖州市委、兖州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和支持。2010年9月,兖州市计生协会和兖州市人口计生局联合兖州市总工会、团兖州市委、兖州市妇联、兖州市教体局、兖州市民政局、兖州市卫生局等部门和单位在全兖州市大张旗鼓的开展起“六心计生关爱工程”活动。
“六心计生关爱工程”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为失去父母的独生子女找“慈心父母”。组织动员兖州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企业家结对帮扶,让失去父母的独生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二是为失去独生子女的夫妻找“贴心亲人”。组织动员兖州市直机关共青团员、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企业家进行结对帮扶,让失去独生子女的夫妻得到贴心的照顾。三是为计生特困家庭设立“爱心基金”。本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的原则,实行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助和个人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为计生贫困家庭设立“爱心基金”,用于扶持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发展生产,以及遭遇临时性、突发性重大困难时的生活生产救助和保障。四是对计生家庭贫困学生实施“暖心关爱”。对独生子女贫困学生被全日制大专院校正式录取的,在享受其他入学资助的基础上,给予专科学生1000 元、本科学生2000元以上的一次性现金资助。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计生家庭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五是让实行计划生育的60周岁以上身边无子女的老人入住“安心之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60周岁以上身边无子女的老人,由兖州市里统一安排入住公有敬老院或老年公寓,实行集中供养;集中供养床位不足的,按供养标准给予全额补助,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六是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打造“信心之源”。对父母双亡的独生子女和失去独生子女的夫妻,以及独生子女病残家庭,组织心理咨询师分别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进一步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为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爱心力量,共同营造关爱计生困难家庭的社会氛围。兖州人口计生网开设了专栏,在新浪网开设了“兖州市六心计生关爱工程”活动的博客,为广大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人员搭建了表达自己建议和思想的平台,方便了各方的沟通交流。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全兖州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为广大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生育关怀服务。针对不同情况和个人意愿,在落实政府资助的基础上,采取结对帮扶、经济资助和安排入住敬老院等措施对他们的生产生活进行帮扶。兖州市计生协和人口计生局邀请心里咨询师为失去父母的孩子开展励志讲座,让孩子们树立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勇气和信心,团兖州市委制定了结对帮扶孤困青少年的实施方案,形成了长效的帮扶机制;兖州市妇联多次组织女企业家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兖州市民政局、地税局、国税局、中国银行兖州支行、兖州市人民医院、人社局兖州技校、兖州建筑设计院、大安镇计生办等部门相继开展了走访结对活动,定期为计生困难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羽绒服、书包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建立了联系,并制定了详实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兖州市各单位及个人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约37.8万余元,全兖州市已有15个单位,106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兖州市女企业家协会22名女企业家报名参加了这项活动,10名父母双亡的独生子女找到了“慈心父母”,9个独生子女死亡的家庭找到了“贴心亲人”,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3名,帮扶志愿者已全部与结对帮扶人员及家庭建立了长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