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交心 实打实办事 驻傅村镇下派干部谱写和谐篇章
走在干净卫生的乡村小道上,感受文明和谐的乡邻关系,体会逐渐富裕的百姓乡村生活,这便是驻傅村下派干部在傅村工作的最深刻体会———驻傅村下派干部来到傅村,深入基层,铺下身子与群众同吃同住,谱写了一曲曲温馨和谐生动画面。
市邮政局办公室主任王亚东自担任闫庄村“第一书记”以来,一心想着为闫庄村办实事。2011年他针对全村用电量增加,电压不平稳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市财政局汇报,投入2万余元上了一部变压器,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的问题;2012年4月又投入2.6万余元成立了“三农”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了政策咨询、良种选购、农技培训等优质服务;今年“三夏”生产前夕,他又积极走访农户,和村两委及村民座谈,发现村原有的联合收割机严重老化,已不能继续工作,于是他从市邮政局争取到5万余元帮扶资金帮助闫庄村购置了联合收割机一部,解决了群众“三夏”生产的燃眉之急;同时,他又积极向上级农业部门争取财政补贴3万余元,进行新农村建设。县环保局驻班村以来,一直把该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放在心上,捐赠了5辆垃圾清运三轮车,20个垃圾桶,经常与村民一道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他们的帮助下新增绿化苗木1000平方米,新刷墙壁1200平方米,定期不定期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大扫除。目前,在全镇范围内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资金20余万元,宣传单、明白纸10000余份,举办农业科技培训5000余人次,上门传授致富信息300余条,就业信息200余条,调解矛盾纠纷260余起,为傅村镇新农村建设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 李营街道基层建设扎实有效
李营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确保“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该街道机关干部实行“双向选择”驻村入户。将56个行政村按上一年度对村年度综合考核一、二、三等奖划分为一、二、三类村;将机关工作人员基本情况、各村基本情况双向公示;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公示村的基本情况,填写《机关工作人员双向选择个人志愿表》,提出拟包的村。村主要负责人及服务区根据村情及机关工作人员的情况,填写《村负责人选择机关工作人员意向表》,提出包村人选;对包村初步人员名单进行公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与村、包村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通过“双向选择”,李营街道84名机关干部驻村入户到位。同时,要求驻村帮扶工作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下村“结对子”、进村“找对象”、上门“认亲戚”的方式,听民声———了解实情在一线、送政策———情感融合在一线、答疑惑———难题破解在一线、谋发展———促进工作在一线,驻村入户工作成效显著。切实加强对村(社区)党支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村级工作和村干部目标量化考核办法》和《机关干部包村工作管理办法》。包村干部由街道纪工委、组织办、党政办联合进行管理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对包村工作实行百分制量化考核,采取征求村两委意见、查阅包村工作资料、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和听取驻村干部双向述职等方式进行。
民生工程推进快 发展成果惠民多 钢山街道群众喜悦享幸福
钢山街道从百姓呼声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入手,对民生工程进行再梳理,确保工作再推进。辖区22个村居,每个村居明确了1名环境卫生监督员,督导、协调辖区环境卫生保洁情况,街道一月一考核,对考核合格的村居每月奖励资金2000元;对辖区100余条、约8万平方米的背街小巷进行硬化,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54条的综合整治任务,并安装路灯500盏;扎实推进2处街头广场绿地工程建设,辖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