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上海的华夏扶贫基金会和民生实业总公司不远千里前来扶贫办学,投资十几万元为么富江的小学改善了条件,并制定计划,结对子维持这所学校的发展。
同年,么富江联系筹建的第二所小学——冠县民生希望小学也成立了。这所小学解决了冠县东古城镇十几个三省边界村子里的孩子入学问题,目前在校学生近500人。
2000年,聊城景阳冈酒业也送来2万元,帮忙筹建了幼儿园,解决了附近乡村130多名农村儿童入托难的问题。
“我愿将我生命的全部交给农村教育”
如今,年近60岁的么富江虽然已经儿孙满堂,儿子、儿媳也继承了他的志愿,可他依然不肯闲下来。
这几年,他把两所希望小学的孩子全部集中到民生希望小学。空出来的另一所小学校舍,他打算筹钱改建成以书画教育为主的特色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能就近入园。
在民生小学,他还努力和城里学校接轨,摸索着推行了素质教育,如今已开办了书法课、钢琴课等课程。日前,村里一名盲人村民拿出自己打工的钱,为学校捐赠了一架钢琴。
如今,眼见着入学的孩子年年增,校舍越来越紧张,也越来越老旧,么富江又开始四处筹款。他想申请为学校改建一座能设18个班的教学楼。
“我愿将我生命的全部交给农村基础教育建设,让孩子们都有学上。”么富江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