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接触外界细菌、病毒、污物的机会最多,因而手上的细菌也就特别多。据统计,一双未洗过的手最多有80万个细菌,而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这些病菌常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红眼病、伤寒等传染病。”解晨介绍,腹泻是儿童死亡的第二杀手,其病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勤洗手,用消毒皂洗手,可以使生病的风险降低3/4,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减少1/3。
济南市中心医院感染疾病科护士长姚平波告诉记者,“饭前便后要洗手”,这条宣传语虽然说了好多年,但没有养成这个最基本习惯的市民还是非常多。
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调查显示,居民正确洗手率仅为4%。市民洗手常见的误区:洗手时间过短,一般来说,应在1分钟之上,才能使洗手液充分溶解发挥作用,但市民一般都会“浅尝辄止”。洗手时只注重手心手背,对指缝和指尖清洁不到位,殊不知指甲中的藏垢是手部最脏的位置。家里的擦手毛巾不常洗,一些市民认为毛巾都是自己用不脏。其实,擦手毛巾应一天一清洗、晾晒。
还有不少家庭的肥皂盒,每次洗完手后,肥皂、香皂或洗衣皂大都是湿漉漉地摆放在盒中,殊不知细菌正在湿润的环境中滋生,“肥皂要处于干燥状态,不然会给后来洗手的人造成二次污染。皂盒最好每周清洗一次,避免滋生细菌。”姚平波说。
抗菌湿巾灭菌作用不大
“外出回家第一件事应该是洗手,避免在公共场合接触到细菌,很多人得红眼病、感冒等都是没洗手而患上的。国外曾有一项调查,一个人一小时内有不自觉地3次摸嘴鼻子眼睛的动作。”姚平波说,所
以每天一定要坚持用洗手液、肥皂等正确洗手,这样能消灭近95%的细菌。但该洗手时才洗手,不能没事也洗手,小心患上强迫症。
那么该如何正确洗手呢?姚平波说,用水龙头的流动水洗手,手湿后加入洗手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来回用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指缝位置,揉搓1分钟才能冲水,然后彻底擦干双手,尽量避免再直接触摸污染的水龙头。“其他活动可以不用严格按照以上方法洗手,但一旦涉及‘吃’的问题,一定要遵循上面的方法。相比于香皂,用洗手液洗手更好。一些市民习惯用抗菌湿巾擦手代替洗手,这是不可取的,湿巾的灭菌作用不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