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能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每年可以挽救数百万儿童的生命,比任何疫苗都管用。 记者郭尧摄
洗手6步法
湿手、取液皂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
制图/邢念杰□本报记者 苏珊
每次洗手不超过15秒;大部分家庭的香皂盒总是湿漉漉的,很难得清洗一次,会造成二次污染……15日是第五个“全球洗手日”,记者调查发现,市民普遍有常洗手的习惯,但对于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时间长短等,却知之甚少。记者采访有关感染医学专家得知,一双未洗过的手大约能携带80万个细菌。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能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每年可挽救百万儿童生命,比任何疫苗都管用。
“莫名其妙”患病,可能是脏手惹的祸
14日,记者随机在位于济南经七路上的3所公厕观察,将近1个小时的时间内,共有32名市民进出厕所,其中26名市民在方便后并没有走向水龙头洗手,而是直接走出了厕所。“你平时都如何洗手呢?”记者在街头询问一些市民。几乎人人都表示每天都勤洗手。但问及每次洗手要洗多长时间时,多数人表示只是把手在清水下随便冲冲就好,双手不擦搓,也不用洗手液、肥皂等清洁用品。“这个夏天,我就染上了红眼病,后来才知道是一名患红眼病的同事帮我修过电脑,我没有清理键盘和鼠标,我和他使用前后都没有洗手。”曾因不洗手吃过亏的黄先生告诉记者。
明明没在外用餐,在家也没有吃变质的饭菜,怎么会腹泻呢?明明穿得不少,怎么会感冒呢?记者走访省立医院、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了解到,“莫名其妙”患病的患者一年四季都不少,殊不知很多是没洗手或洗手不净惹的祸。
市民不洗手最多是自己患病,但医务人员不洗手危害则更大。记者在走访医院时还发现,大部分医生并没有做到“一患一洗手”,大多是在接诊完一个患者后紧接着接诊下一位。“每天的病人太多了,如果接诊每个患者前都要洗手,一天下来起码要用去1个多小时。我们也 是根据实际需要酌情处理。”一医生告诉记者。
省立医院感染办主任解晨介绍,卫生部有关统计表明,每年我国约有400万人次病人在医院感染。造成医院感染的“元凶”主要是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就是医务人员的手。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做好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工作。为此,该院已经采取了为各科室免费提供洗手液、手消毒剂,把洗手池改换成脚踏式等措施。
80万细菌手中藏,居民正确洗手率仅为4%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