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地方新政论坛在曲阜召开
全市大接访现场,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与访民耐心交流
大项目建设势头强劲,银座物流配送项目一期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是一组鲜活而又催人奋进的数字:1至8月份,曲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06.4亿元、利税17.3亿元、利润11.2亿元;共签约项目93个,合同投资额398.8亿元,其中过亿元签约项目66个,在建过亿元项目70个。在近日曲阜市召开的“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上,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明确提出,全市上下要咬紧牙关、奋战百天,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冲锋号角再一次吹响。
串串数字见证崛起,冲天干劲撼动人心。曲阜市经济的强势起飞是对“十大新政”效果最强有力的回音。去年以来,曲阜市围绕如何加快经济发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基层党建、拓宽诉求渠道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出实施“十大新政”,为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聚集了强劲能量。
探索建立“马上就办”工作体系。2011年初,在不增加人员、不增加编制、不增加经费的前提下,曲阜市在全市各部门单位挂牌成立“马上就办办公室”。立足于“首问负责、限时办结,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对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承办事项,立即启动工作流程; 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或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问题,牵头负责或协调督促有关“马上就办办公室”在最短的时限内办结,其目的就是增强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提高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2011年,“马上就办”成功入选人民网评选的“全国十大优秀地方新政”。目前,全市“马上就办办公室”达101个,共办结典型事例6000余件,群众满意率达96%以上,已形成“马上就办办公室、马上就办一线通、马上就办直通车”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和首接负责的办理机制、功能明确的协作机制、入脑入心的宣教机制、权责明晰的监督机制等“四大机制”,实现了“马上就办”工作的全对接、全覆盖。
实行第一书记“1+1”制度。按照“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的原则,选派405名党员领导干部、405名年轻干部分别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和村助理,实现了全市所有副科级以上实职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和“全覆盖”。组织开展了集中驻村月、农民教育、户户走访、解放思想奔康致富大讨论、“百强示范村”创建和村情大调研等主题实践活动,达到了农村基层基础和干部个人能力的“双提升”。一年多来,第一书记们帮助清理整治农村大街小巷2000余条,80%以上的村环境卫生实现了“美、洁、净”,帮助流转土地3万多亩,40多个村班子由“弱”变“强”。“第一书记”制度得到了中组部李源潮部长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等媒体予以报道,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连续5集专题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