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工作以来,针对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缺乏的实际,开发区(大安镇)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管理规范的乡村学校少年宫2处,其中大安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已成为兖州市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的先进典型。
发挥三个作用,建设活动阵地。一是镇综合文化站的载体作用。充分利用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娱乐室等场所和设施,由文化站工作人员和聘请的教师担任业余辅导员,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形式多样文体活动和知识培训。二是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的阵地作用。依托各村村委会、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场所,组织本村未成年人在寒暑假期间开展活动,减少了未成年人沉迷网吧、游戏机室,沾染社会不良习气的现象。三是村级文化中心户的引导作用。农户联创活动开展以来,在8个联创村120余人的中心户长中,选拔出文化中心户30余人,文化中心户利用农闲时间,积极引导本村未成年人开展思想道德和乡土文化教育。
建立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抽调教委、妇联、宣传办、文化站、科技办、民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辖区内四所中、小学主要负责人成立了乡村少年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情况进行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督办;各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教育部门实施、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行机制,结合各中、小学单位实际,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辅导员岗位职责,规范了活动的程序、内容和标准,出台了辅导员管理、教学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工作有序开展。
发挥“三地”作用,强化育人功能。一是发挥“阵地”作用,强化道德建设功能。各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红歌传唱、“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孩子们行为举止更加文明,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学习更加勤奋。二是发挥“园地”作用,强化技能培训功能。结合学校实际,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广泛开展了乐器、舞蹈、书画、球类、棋类等10余个培训项目。其中,大安小学通过在校园道路、墙壁等处划定班级活动区域,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娱乐空间。三是发挥“基地”作用,强化社会实践功能。各乡村少年宫积极组织农村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研、小手拉大手、法律普及、礼仪推广、安全教育、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青少年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培养能力。
(段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