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试运营的滨州首个自行车站,在黄河八路渤海二十四路路口处。
专用自行车“绿色通道”。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景么?当你走在较为偏僻的地方,打车打不到,公交车又不通;或是去比较近的地方没必要开车,这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如果有辆自行车就能解决呢?现在,随着滨州经济开发区首个自行车站的建成使用,大家既可以绿色出行,又可以解决以上问题了。
首个自行车站建成,共计24辆车记者在黄河八路渤海二十四路向南看到,滨州市首个自行车站已建设完成并开始试运营。主体包括一个大自行车棚、一个服务站以及一个公厕设施,24辆新购置的“凤凰”牌自行车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车棚下。
1日下午两点左右,家住杜店办事处李肖海村的李先生打算出门办点事。他从家出来走到自行车站,办理好手续之后,骑着一辆自行车就出发了,前后耗时不到一分钟。“我要去的地方离我家只有两个路口,这里没有公交车,打车也没必要,平时我都是走着去的,怎么着也得走二十多分钟。现在有了这样的自行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而且还环保。”
所谓的“自行车站”其实就是自行车的租借系统。市民凭借自己的身份证,刷卡就可以骑走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站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早上7:00到晚上7:00,在此时间段里,市民只要凭自己的身份证就可以办理租车手续。”滨州经济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环卫办主任张玉涛表示,整个租借流程非常简单方便,“现在只有这一个自行车站,还是试运行阶段,大家可以凭借自己的身份证,交上一小部分押金,就可以骑走自行车,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归还就可以,按每小时一元钱的价格收费。”
年底再建2至3个,形成循环系统首个自行车站10月初建成,公厕、服务站等一系列设施共投入30万元,近日开始实现试运营。“由于现在刚建成一个自行车站,还在探索阶段,一些管理还没有很成熟。”张玉涛表示。建设自行车站的最初目的就是给市民提供方便,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出行”的理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来租车的人并不多,大部分是来这附近的农民工和喜欢骑车锻炼的人们。
“来这附近干活的农民工大部分都不是本地的,在这里打工骑车来回更方便。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借走了还要还回同一个地方,回家还要走回去。”张玉涛告诉记者,为了更方便市民出行,还要建设更多的自行车站,形成一个循环系统。“我们打算今年年底前在秦皇河公园等地再建设2-3个自行车站,建成后可以从这个地方借的车子在另一个自行车站归还,不用再归还到原地,有些市民可以实现在家门口还车,更为方便。”
为了防止借车不还、给车上锁等“车霸”现象发生,自行车站建好后,相应的安全系统也将做到位。“一些锁车系统、监控都会完善,对于自行车也会定期找人维修。”张玉涛说,“到时候还会实行电脑联网、微机管理制度,手续会更简单,交了押金,刷卡就可以骑走并在任意自行车站归还。”
同时建成自行车道,便捷环保有了自行车和自行车站之后,还有专门的自行车道。记者在自行车站南边看到,盲道旁边不远处有一条红色塑胶铺成的道路,宽约1.5米,称之为“绿色通道”.张玉涛表示,红色是为了和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醒”大家这是自行车道,在这条道上,还有个“特别提醒”,就是每隔一段,上面就喷了一个白色的自行车图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