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的学员刘洋(化名)是省城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对他来说,能够读EMBA是一种福利:学费先是自己出一半,公司出一半,等到拿到学位证后,公司再全额报销。据他介绍,公司里面先后有4名高管读过EMBA,除了他在山大读书以外,另外几个分别在北京、天津和厦门读书,“周五下班后,他们赶紧奔赴外地,周六周日连着上两天课,周日晚上再赶回来,不耽误周一上班。”
在刘洋就读的EMBA班级中,他觉得班里大部分同学都是“能量惊人”,“像有的同学爱好摄影,专门飞到国外购买器材,闲着没事就全国各地采风,日子真是潇洒;还有爱好收藏的,出手也很阔绰。”至于女明星,刘洋笑着说,“女生数量并不算多,大多数是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像那种传说中的‘貌美女明星’没有见过。”
记者采访中得知,以山大为例,这种EMBA的授课方式并不是全日制的,充分考虑到学员的时间,一般每个月集中授课一次,抽取一个周末(周四到周日),集中授课四天。授课的内容除了传统的管理类课程外,还有外地考察、海外游学,甚至还有穿越戈壁滩等探险项目。像山大在全国商学院的探险挑战赛中,两次参赛,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少学员在这种徒步戈壁滩的活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回报》 拓展人脉是主要任务 不少同学成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
昂贵的学费,神秘的圈子,如此高昂的花费,两年的学习,到底能够取得什么收益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校都已经把EMBA看成一个拓展校友资源的项目,在授课教师方面,都会集中业内的大家进行授课。像山大的EMBA中,授课教师包括曾任山东大学校长、美学大师曾繁仁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之曙,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张涛等,学院的院长、副院长也会给学生讲授专业课。
对于不少学员来说,就读EMBA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自己的人脉。省城一家交通施工企业的副总经理林震(化名)告诉记者,在他看来,每个同学的成功史都是一本足够慢慢细读的书,与每个同学交往,其实是更大的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就是来建人脉的,有些合作是在教室里聊出来的。特别是一当上同学,大家态度更真诚,沟通更坦诚,特别容易沟通和谅解,也更容易达成合作。”
其实,几乎所有的EMBA学员,都把人脉看成是他们读书的重要任务。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上大学看学校、考研究生看导师、读EMBA看同学”。一位EMBA学员、某私企业主表示,高学费无所谓值不值,学员要么公款,要么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大家就读EMBA目的几乎相同,那就是人脉,认识老师,认识讲课的企业老总,认识同学,这些都是一般场合见不到的。
此外,不少学员都会非常看重这段经历,彼此的友谊也会更加深刻。像山大09级的一位学员,今年春天在青岛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济南和青岛两地EMBA学员发动起来,集体参加了同学的追思会,并对逝者的家人进行了帮助,一起渡过难关。
新 闻 链 接
商学院门槛高宛如富豪俱乐部
目前商科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争相开设的专业,一个共同点就是学费高,不管是想认识男人,还是真正需要增长见识,女明星们如果想上,就得仔细想想,究竟哪个班比较适合自己。
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招收各类高级管理人才,就读者需有管理经验5年以上,行业分布以通信、金融、制造为主。学费最便宜。
DBA(国际工商管理博士):招收高管、高级官员、事业单位的高级管理者以及有志发展为政府或企业高层的管理者和领导型人才,学费5万元以上,也有高校开出50万元以上的高学费。
EDP(高层管理教育课程):培养对象锁定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和核心决策者。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学制,一般是几天到几个月不等。费用一般是1000元~4000元每人每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