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人员进行考核。李倩 摄
11月12日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8急性疾病和意外伤害随时都可能发生,为提高全市院前急救人员急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率。5日-9日,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举办了第九期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班,全市医疗急救站的80余名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了充电学习。
济医附院急诊科主任李志红告诉记者,此次培训重点讲解了急救中的常见病及危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例如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才能使病人有得救的希望,而根据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在抢救此类患者时,可以先进行心脏按压,恢复患者心脑供血,然后再开通气道,赢得有效的救治时间。另外,一些外伤等重症患者第一时间如何救治,也增加了不少内容。
“以前遇到脾出血的患者,经常会感觉比较紧张,如果症状判断不清处理不及时,患者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也体现院前急救的必要性。”邹城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张锋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次参加院前急救培训,经过培训后他有了系统的认识,感觉很受用。
济宁市急救指挥中心副主任万杰介绍,开展院前急救人员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是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建设、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质量和效能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年都会对院前急救人员进行二期培训。自2008年全市120统一指挥调度以来,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依托市第一人民医院、济医附院成功举办了九期院前急救人员培训班,全市已有近1000名院前急救人员接受了系统培训。
万杰告诉记者,对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一定不能忽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培训,就是在患者发病和呼救时,及时将医疗措施送到他的身边,立即就地抢救,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合适的医院作进一步诊断和处理。改变传统的‘把病人带到医院’的急救模式,实现‘将医院带给病人’的院前急救新模式,大大缩短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也会明显提高。”(记者 李倩 通讯员 田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