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上午,济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董信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做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东部科技新城建设、惠民利民政策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向听众作了介绍。
济宁首个科技馆即将开放 记者提前入馆体验
高新区正在建设的科技馆位于廖沟河公园一期南岸,是一座圆形组群式综合体建筑,经过一年的紧张建设,将在春节前建成开放。昨日上午,在科技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提前进入馆区参观体验。
据介绍,科技馆占地2.7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儿童科学乐园、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学发现广场、太空探索等几大主题场馆。在一楼儿童科学乐园场馆内,包括大头娃娃考感觉、巨龟称重、吹烟花、小型“探索号”航空母舰模式导航等22大展项。在二楼科技展厅内设置了物理研究中常见的牛顿摆、莫比乌斯带、磁场工作原理等,物理爱好者还可体验空中飞车带来的刺激和快感。
工作人员倪雪梅告诉记者,科技馆作为一个开展科技文化交流、启迪创新思维、体验科学魅力和提升公众科技素质的重要阵地,学校寒假时,市民可以带孩子来这里体验神奇的科技奥秘。
开展全民绿化行动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
近几年来,高新区按照建设生态科技新城的目标,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朝阳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连年实施大体量、精品化的城区绿地、河道整治工程,全面营造天蓝、地绿、水清、林秀和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2.7平方公里的东部绿洲、2.9平方公里的廖沟河湿地公园整体建成,200余万平方的街景绿地、道路绿化成效凸显,形成了以园为点、以河为带、以路为线的城市生态体系。
为全面提升科技新城品味形象,打造更加秀美的生态环境,高新区决定自2012年起利用5年时间,大规模开展以公园绿地、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屋顶绿化、生态林为主要内容的全民绿化行动,力争5年新增绿化面积760公顷,把科技新城建成植物多样、景观秀美的生态园林之城和宜居宜业的生活品质之城。
高新区将把全民绿化行动作为重要事项和阶段性中心工作,从资金、用地、人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力争到2016年底建成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6%和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0平方米,满足市民外出步行5分钟500米就能到达公园绿地的要求,园林绿化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园林绿化水平、档次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基础养老金由55元提升至65元 将发展成果更好地反馈于民
济宁高新区已走过20年发展历程,管辖面积从最初的9.6平方公里到现在的169平方公里,由最初的9个村到现在的124个村居,可以说辖区内的老百姓为高新区的建设发展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何将发展成果更好地反馈于民,让他们过上更加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幸福的生活,一直是高新区全体工作人员坚守的信念和努力的方向。
董信江表示,在教育方面,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之中,确定将每名幼儿入园所产生的管理费、代办费、保育费和杂费,全部由区级财政承担,这是高新区继免除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教育收费,对升入大学专科、本科学生发放助学补贴后的又一重大惠民政策。标准化专用长头校车正式上线运营也是今年教育工作的一大亮点。为解决广大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问题,高新区购买了22辆专用校车,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区域内两公里以上的中小学生接送全覆盖,惠及2000多名学生。
在关爱老人、提升老人生活质量方面,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服务网点向村居延伸,已完成洸河街道西闸社区、柳行街道绿色家园社区、黄屯街道金色嘉苑社区3处示范点建设工作。大力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建立基础养老金增长机制,制定出台《高新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补充规定》,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从2012年1月起,每人每月新增加10元,由55元提升至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