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棉花是村民们主要的种植作物,水泥路的建成,让他们的棉花销售跟上了外面的市场价格。(齐鲁网记者 李正 摄)
“民心路”让村民的农作物跟上市场价格
“现在出门心里踏实了。”一说起“第一书记”于华为村里修路这件事,村民们都高兴地合不拢嘴。
一位开着农用三轮车准备出去买饲料的农民说:“以前出门买个饲料很不方便,弄不好还把车陷在泥里,现在路好了,买个饲料比以前方便,用的时间也短了。”
据记者了解,水泥路的修成除了给村民出行带来的方便外,还让村民的农作物跟上的外面市场的价格。“我们庙一和庙二两个村主要以棉花种植为主,以前路不好的时候,外面的棉花收购价是三块八,我们卖三块六都没人愿意进村收,就是因为路不好走。”一位村民对齐鲁网记者描述,“现在路好走了,我们的棉花卖三块八,照样有人进来收购。”
“第一书记”于华把为村民修的这条路称为“民心路”。他表示,今后他以这条“民心路”为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全面提升群众文明素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