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的土路下过雨后到处是积水,图为“第一书记”于华(左)在实地查看道路积水情况。(图片由庙二村村支书提供)
与上图对比:同样的场景,积水的情况将不再出现,泥泞的土路也被一条水泥路取而代之,村容村貌也变得整洁。(齐鲁网记者 李正 摄)
齐鲁网东营12月4日(记者 李正) “出不去,也进不来。”这是东营市河口区庙一村和庙二村村民对自己村里道路的印象。11月24日,由驻村“第一书记”于华带头修建的水泥道路在两村之间贯通,彻底改变的村民出门难的问题。昨天,齐鲁网记者来到村中时,看到一条干净、整洁的乡间水泥路纵横穿过村庄,村民们驾驶着农用三轮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自如地来往于村间。
百年老村的坑洼路让村庄变“孤岛”
12月3日下午,当齐鲁网记者与齐鲁拍客一起驱车来到庙二村时,通过一条长长的硬化路面,轻轻松松便进到了村里。但据庙二村村支书陈长山讲,如果没有“第一书记”于华为村民修的这条水泥路,“想进我们村可没这么方便,”陈长山用手比划着对齐鲁网记者说,“尤其是下过雨后,积水最深的地方能有半米。”
村民们告诉齐鲁网记者,据村里老人讲,庙一村和庙二村大约在明朝洪武二年建村,距今300多年历史。“村里路不好走的情况一直都存在。”一位50多岁的村民告诉记者,“自打我小时候记事起,村里的路就是坑坑洼洼的,下了雨根本没法走,到处都是积水啊。”
“不下雨的时候,出门一身土,下了雨之后,又弄一身泥。”说起村里以前的路况,一位村民愁眉不展。
更有村民们告诉记者,道路不好走,几乎快要让他们的村子变成一座“孤岛”。“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出也出不去,进也进不来,我们买个东西非常不方便。”
记者从一位村民用手机拍摄的照片中看到,以前村里的路不光泥泞不堪,车轮压过的车辙印清晰可见,路面凹凸不平,而且路两旁长满了杂草,村里的环境也相当差。
“现在出门心里踏实了。”一说起“第一书记”于华为村里修路这件事,村民们都高兴地合不拢嘴。图为一位村民正骑着电动三轮车出门。(齐鲁网记者 李正 摄)
“第一书记”为村民修起水泥路
今年4月26日,由东营市公安局选派的“第一书记”于华来到六合街道老庙社区后,他开始走访村民,了解到庙一村和庙二村出行难时,于华便下定决心要为村里修一条路。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于华对齐鲁网记者谈起当初下决心修路的心情时,脸上充满了自信,“我第一次看到村里道路的状况后,就决定要修这条路,必须要让村民们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之后,于华积极协调各方人力、物力、财力,于10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39天的紧张施工,一条长达2251米、路宽3-4米、水泥混泥土厚15厘米的硬化路面在庙一村和庙二村之间建成。
据庙二村老支书陈月吉回忆,道路竣工通车的那天,成了全体村民的一件大喜事,“有的家里放起了鞭炮,跟过年似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