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临沂之路:重点镇变身“新兴小城市”

时间:2012-12-06 20:15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2011年以来,地处沂蒙山区的临沂市,在山东率先实施重点镇优先发展战略,以为民建镇为宗旨,以功能兴镇、产业强镇为两翼,推进“镇园一体、产城融合”,加快建设重点镇,努力打造一批新兴小城市,走出了相对欠发达地区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之路。不到两年,12个市级重点镇镇区人口增加11.9万人,城镇化率提高9.5个百分点;1-10月份,全市、县域、镇域和重点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分别达到18.8%、26%、42%和50.5%,呈现“金字塔式”增长,凸显了镇域特别是重点镇在区域科学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定位:“县域副中心、新兴小城市”

      作为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临沂辖157个乡镇(街道),镇域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市的80%和60%。“小城镇既是落实国家政策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重要载体”,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表示。

     过去十年来,临沂市着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心城区由不到70平方公里扩展到1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73万人。中央领导指出,临沂最有条件建成最美丽城市;姜异康书记说,临沂有大城市的气派,是山东的一张名片,也是全国革命老区的一张名片;姜大明省长称赞临沂,一座新城拔地而起。

      站在新的起点,临沂市领风气之先,着眼完善城镇体系,实施重心下移,把更多目光投向小城镇。根据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将所有乡镇街道分为综合发展、优先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发展四大类,并选择12个市级优先发展重点镇,赋予“新兴小城市、县域副中心”定位。按照“彻底放、放彻底”原则,通过委托、授权、窗口前移或机构延伸,向重点镇授予40多项县级管理权限,建立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土地储备、投融资“四个平台”,小城市管理架构初具其型。从2011年起,市县两级拿出3.6亿元,连续三年每年给予每个市级重点镇1000万元专项扶持。三年内,使重点镇建成区人口平均达到5万人以上,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0%和30%以上。

      “宁留空白、不留遗憾”,是临沂市城镇规划坚持的标准。为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临沂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三规合一”要求,出台镇域主导产业和城镇风貌建筑风格“两个定位”政策,实施“规划下乡”行动,修编各城镇总体规划。倡导“城不在新、名在特色,镇不在大、优在功能,楼不在高、美在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镇。“临沂市的小城镇建筑风格特色鲜明,苍山县尚岩镇的‘楚风汉韵’、沂南县张庄镇的‘魏晋古韵’、蒙阴县垛庄镇的‘红色风情’、莒南县大店镇的‘明清风格’,给人清新雅致的印象”,分管城乡建设的副市长宋培杰说。

      围绕增强城镇承载力和吸引力,实行组织部和农房办、社区办、整治办、文明办“一部四办”联动,唱响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社区建设—实施“三上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四步曲”;兴建新型工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商旅文化园和小区宜居园“四园”,实施一个规范化城镇社区、一个市级以上经济园区、一个大型商贸市场、一个多功能文化广场、一个垃圾处理场“五个一”工程;推行城管、环卫、园林绿化 “三支队伍进城镇”,为群众创造良好居住和创业就业环境,是临沂市善做结合文章、打出的一套城镇建设管理“组合拳”。

相关阅读
  • 泰安乡镇安全生产大会战排查隐患35336条
  • 泰安岱岳区量化考核安全生产 排名靠后乡镇长需电视发言
  • 济阳黄河古镇建起音乐会所 陪喝陪唱加钱可跳艳舞
  • 山东:以“百镇建设示范行动”为契机 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 [新常态 新精彩]山东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惠民措施落实到位
  • 济南老太家中去世:门锁被剪大门敞开 警方称与盗窃无关
  • 山东:2020年基本完成城镇和国有工矿区老旧小区改造
  • 菏泽铁棍山药滞销:农民租地扩种 面积疯涨250倍

  • 上一篇:山东男子手机号被错当快递员号码 日接几十取件电话
    下一篇:揭秘4种常见骗房方式 提供虚假建设手续情节最严重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