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嘉祥县疃里镇68岁拾荒老太太赵俊荣的不幸故事。尽管年事已高又身患重病,可因为7个子女没人肯履行赡养义务,这位孤苦伶仃的农村老太太被迫在老伴去世后背井离乡,在梁山街头靠拾荒生活。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可老太太还要冒着严寒蹒跚在一个个垃圾堆之间。她说,“天再冷也要出来捡垃圾啊,一天不捡垃圾就一天没饭吃。虽然我现在活着没啥意思,可是坐在家里被活活饿死的滋味不好受啊!”
没钱租房子,她住在别人的老院子里
“大娘,今天的天可是够冷的,你一个人可咋过的啊?”12月15日晚,济宁的天空阴云密布,断断续续的小雨下了一整天,天气潮湿而阴冷,哪怕坐在暖气房里也要穿上羽绒服。记者试着拨通了拾荒老太太的电话,电话那端,好一会儿滴滴声响之后才响起一个苍老的声音。“大娘,您干嘛呢?住的地方冷吗?”“正准备做饭呢。冷是有点冷,不过还好有人家留下来的一个小蜂窝煤炉子。”“这么冷的天,您一个人做的啥饭啊?”“呵呵,我还能做啥饭?还是老一套,地瓜糊糊……”
老人的回答简短,可是让人听了却是阵阵心酸。
江心连老人去世后,老伴的工资没有了,继子女们更是一分钱都不提供了,因此,失去了唯一经济来源的赵老太只得靠捡垃圾卖钱付房租。可是,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太太又能捡多少垃圾呢?没过多久,身无分文的她便只好背起铺盖流落街头。马路边的长椅上,商场门口的拐角、车站,甚至杂草丛里,老太太都睡过。
好在后来有人可怜老太太,把自己闲着不用的一处大院子以极其便宜的价格给赵老太“租住”。说是租住,其实就是让赵老太替自己看家,每个月房租只有30块,除了住宿以外,还能在大院子里放她在垃圾堆里捡回来的宝贝。“有钱了就给,没钱了房东也不会要。我知道,这都是房东好心,可怜我这个老婆子。”赵俊荣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房东以外,还有不少周围好心的老姐妹给她温暖和关爱。有时候给她送点米面,有时候给她送点柴火,还有的干脆就把她拉到家里一起吃饭。“自己的亲生儿女都嫌弃自己,好心的邻居却不嫌弃我。哎,真是让我既高兴又难过啊!”
好心交警和支书,让老人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温暖
宫治华,男,济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高新区勤务大队民警。提起他的名字,相信不少人都不会感到陌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赴灾区救灾,7天抢救2名伤员,从废墟中救出4名群众,并将自己带的1.23万元现金全部分发给灾区群众。这次,在拾荒老太太的故事里,宫治华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并且他的出现,用老太太的话就是“让她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那是去年的一个冬天,宫治华正在辖区执勤,恰好遇到来济宁市区一个亲戚家小住的赵老太。看到年迈的老人在捡垃圾,宫治华赶忙跑过去询问。在得知老人的不幸遭遇、特别是得知老人唯一赖以生存的土地也被霸占的时候,他既心酸又气愤,随即掏出100元钱给老人,并答应帮助老人讨回公道。从那天起,宫治华找律师、跑法院、咨询相关法律专家,用他最大的热情帮助老人打官司。今年春天,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老人取得胜诉,土地重新回到了手中。
可是,忙完这些后宫治华心里并不轻松。毕竟老太太年纪大了,已经不能种地了。以后看病吃药都要花钱,可钱从哪里来呢?想到这里,宫治华又决定,由于赵老太的爱人曾经是一名退休教师,因此哪怕她的继子女再反对,他也应帮老人获取到每月450元的遗属补助。于是,今年10月份,他又开始忙着一趟趟地跑嘉祥县教体局,帮助老太太解决后顾之忧……
12月12日,热心的宫治华又驱车来到赵老太的家———嘉祥县疃里镇江庄村,找村领导寻求帮助。新上任不久的村支书江仁振在了解到赵老太的不幸遭遇后,当即表示愿意为赵老太提供最大帮助。他首先落实了老太太的土地问题,并且将老太太继子女拒绝归还的土地,真正意义上归还给老人———记录下老人的银行账户号码,按时给老人发送种粮补贴,并郑重承诺“一旦老人的土地因村庄建设而被占用,那么相关补偿也会在第一时间给老人打到账户上”。此外,对于继子女们不承认赵老太是江庄人、无权享受村里的任何福利待遇的问题,江仁振现场给老人开具证明信,以方便帮助老人办理遗属补助等各项手续。更让人惊喜的是,村支书还推荐赵老太为村里本年度的慈善救济对象,以帮助赵老太在年终岁尾时能够保证基本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