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广场附近,不少市民佩戴口罩出行。 记者李鹏飞 摄
时报12月20日讯 (记者苏珊 实习生李源)作为浮尘颗粒物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PM2.5入肺颗粒物长期以来被医学专家所担忧。济南多位呼吸科专家表示,PM2.5除了影响人的呼吸系统,还有可能致癌。
自从PM2.5这个词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山大二院急诊科副主任邵明举就一直关注着。他说,PM2.5这样的空气中微小颗粒物,可直接被吸入人体下呼吸道,如果人体肺部中沉积的这类污染物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人体肺部健康。“空气中大颗粒进入鼻腔时,已被过滤掉,小颗粒会随后被人体呼出,而直径在2.5到3微米之间的颗粒,不容易被人体清除,伤害肺部。”
邵明举说,目前医学界研究结果已表明,吸入体内的颗粒物会导致肺炎、气喘、肺功能下降,特别是像PM2.5这样的细微颗粒物,进入人体支气管后,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每年会有约34万人死亡。“灰霾天气猛于尼古丁,现在肺癌患者大幅度增加,与空气污染不无关系。”省胸科医院呼吸科主任迟晶宇表示,进入人体内的PM2.5颗粒约有50%会沉积在肺中,导致肺组织部分硬化,同时颗粒物表面附着的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强致癌物,可引发肺癌。
相关新闻
4城市因PM2.5早死人数超8500人
12月18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京联合发布《PM2.5的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评估研究》报告。该报告估算,2012年,北京、上海、广州、西安4个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数总计超过8500人,因早死而致的经济损失达68.2亿元。
据介绍,研究者利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4个城市2004年到2009年PM2.5研究性监测数据和同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的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病因死亡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和考察PM2.5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损害,并在此基础上估算2012年这4个城市PM2.5引发的因病过早死亡人数分别为2589、3317、1926、739,经济损失分别为20.6亿元、26.4亿元、15.3亿元、5.9亿元。
相关提醒
灰霾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市民应如何预防PM2.5“入侵”?减少晨练时间,尤其在灰霾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人在运动时呼吸加速,PM2.5进入人体的机会和数量就会增加。空气污染加重的时候,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和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应尽量在室内,防止患上呼吸道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加重。
一些食疗方有保健作用,可抵御PM2.5的影响。不少教师、清洁工等都有吃猪血除尘的习惯。猪血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清肠的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让毒素排出体外。感觉肺部不适时,吃一些银耳莲子百合羹、雪梨炖川贝的汤水也有好处。
专家分析
防PM2.5口罩?大多“炒概念”
随PM2.5一词一起火的,还有名为“防PM2.5”口罩。目前无论是在实体店还是在网上,商家纷纷推出这一概念产品。相关专家表示,市民可戴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但防PM2.5口罩大多只是噱头,实际意义不大。
在淘宝输入“防PM2.5口罩”,立即出现1000多条搜索结果。这些“防PM2.5口罩”大多宣称可以防PM2.5,还能防二手烟、甲醛、汽车尾气等。预防原理上,有的称静电吸附,“本产品使用带静电的复合纤维无纺布,由熔喷超细纤维构成的高效空气过滤材料,可以达到过滤PM2.5颗粒的效果”,有的则表示,只是口罩进行加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