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众院大选结束后,新华社曾经就安倍是否有修复日中关系的“诚意”提出三个指标性参数,即参拜靖国神社、修宪和尖阁诸岛问题。由于参拜靖国神社及修宪对于中国来说都极为敏感,一旦付诸实施很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反日游行,因此新华社在文章中要求日本展现智慧。
另外在尖阁诸岛问题上,新华社19日播发的评论文章中称中国没有关闭对话的渠道,并提出通过搁置领土主权争议的方式改善关系。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认为,(尖阁诸岛的)国有化不是安倍决定的,如果安倍展现出善意中方也会给予回应。
对于中方展现出有条件的改善关系的意愿,北京的日中外交相关人士分析说,“经济因素是(中方希望改善关系的)最大原因。如果日中对立长期持续,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面将不断扩大,这将给中国的向心力带来不利影响”。
众院选举一结束安倍就在第一时间与奥巴马通电话,这种极力强化日美同盟的做法也促使中国走上修复日中关系的轨道。这是因为中国担心日美会携手对中国施压。
大选后安倍除表态称尖阁诸岛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外,其余言论均保持了克制态度。但是未来强化对尖阁诸岛的实际控制等竞选纲领中提出的主张也将逐步兑现。日中关系能否冰释前嫌还尚未可知。
【共同社东京12月21日电 】据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透露,21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3艘中国海监船驶入尖阁诸岛附近的日本领海。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发现后警告中方船只立即离开。这是自日本政府将尖阁诸岛国有化后中国公务船第19次驶入日本领海。
受此影响,日本政府将设于首相官邸危机管理中心的信息联络室升格为官邸对策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