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宋鲁郑】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是封城第25天,媒体热议的话题竟然还是重灾区巴黎过多户外散步的人群。
在现场,记者拍摄到没有戴口罩的男男女女,进行各种健身运动:俯卧撑、跑步、散步、遛狗、骑自行车。公平来说,政府一而再升级限制措施,但却就是没有改观。法兰西民族的勇敢、浪漫和对自由的热爱,真是巴黎醒目(刺目?)的风景。
今天对于法国华人来说,最轰动的一个消息是新闻台CNEWS网站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剑桥大学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论文,认为新冠病毒有A、B、C三个来源。A类更多出现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国是B类,欧洲主要是C类。说重点:B类是从A类变异而来。我随后去剑桥大学和美国PNAS网站,都找到了这篇论文。不过和华人社会轰动不同,法国媒体也就这一个报道。

当然根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情况,不能仅根据一篇论文就下结论,就如同政府也不会仅根据一篇论文就做决策。不同的学术研究成果或者反对的声音都会有。但如果这一结果最后成为共识,那么会有人要求美国道歉和赔偿吗?
早上收到1月份在台湾观选时寄回来的书,现在全球物流都受到严重冲击,真是个意外之喜。邮递员戴着口罩,远远的把包裹放到外面,也不签字了。戴上手套、口罩,先用酒精对包裹消毒,再拿到院子里暴晒,晚上才拿进来。想想都有些好笑,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
越来越多的法国超市开通网络购物,但自己一整天里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要么没有货,要么晚了,当日送货次数用完。看来还是得指望华人超市了。
连续两天的日记都谈到如火如荼的媒体战,引发了网友的热情关注和参与。有一个问题问的十分到位: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中国的话语更有说服力?讲抽象的大道理没有多少意义,就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验吧。
2019年4月,我去布鲁塞尔欧洲议会谈“一带一路”。我只用了十分钟,两个理由就把他们说服了。
自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后,得到了一百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但西方大国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而反对。美国是公开表明反对的立场,法国、德国和英国则表面上支持,却找透明度、债务陷阱、环境保护、公平性等理由来抵制。他们对中国主流的表述如互利共赢并不以为然,认为是外交辞令。而我们见面的时间也只有一个上午,必须在短时间内达到说服的目的。
一见面,对方先提出一个法国各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中法贸易逆差300亿欧元,怎么解决?我非常坦率地说这个问题在中法之间无解,因为这是结构性的问题。我告诉他们中国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和韩国长期存在逆差,现在高达1000亿美元。和台湾地区的贸易逆差也高达800亿美元,还有沙特等等。
中国的解决之道并不是要求这些经济体如何如何,而是全球做生意,东方逆差西方顺差,这样整体下来,中国仍然是顺差国。
法国要想解决和中国的贸易逆差,最好的办法是成为第一个积极加入“一带一路”的西方大国。法国的资金、技术、产品都有优势,而且中国会为了感谢法国的行为而给予巨大的回报。
随后,我抛出第二个理由:1950年的时候,欧洲人口是非洲的两倍,现在非洲人口是欧洲的两倍。按这个速度,本世纪末,非洲人口将是欧洲的十倍。如果到时非洲仍然不能解决发展问题,难民危机将极为严重。他们将会去哪里?自然是去又近又富裕的欧洲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