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泗水联社在泗水县委、泗水县政府和上级行办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泗水县经济工作重点,紧跟形势变化,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契机,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突出“三大信用联盟”建设主渠道作用,不断加大“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截止11月末,泗水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28.02亿元,占泗水县存款市场份额的31.25%,较年初增加4.98亿元,增幅21.61%;各项贷款余额17.87亿元,占泗水县贷款市场份额的34.93%,较年初增加1.67亿元,增幅10.2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13.6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02亿元;实现各项收入19075万元,经营利润6562万元,累计缴纳各项税金1683万元,居泗水县金融系统首位,连续6年为泗水县利税过千万重点纳税企业职业之一。由于工作成效显著,连续七年在泗水县垂直部门综合评议考核中居金融机构第一位。
构建科学业绩考核新体系
今年,联社以建立业绩考核体系为抓手,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按照“费用向一线倾斜、向业务倾斜”原则,加大业务拓展考核力度。1-11月份,用于业务条线考核的奖励达322万元。建立以业务条线为主的考核办法。按照业务条线管理需要,制定了业务经营综合考核办法、电子银行月度考核、存款阶段性考核、联社机关人员考核、不良贷款市场化处置奖励等办法,对存款组织、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拓展、不良贷款处置等进行全面考核,形成工作合力,整体推进各项业务开展。建立干部考核机制。先后制定了联社领导班子和各社、部绩效考核办法,定期进行业绩考核,激励领导干部争先创优。同时,对8个基层社主任进行了调整和交流任职。完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修订《泗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级客户经理管理办法》,坚持“按劳取酬、绩效挂钩、按月调整、动态考核”原则,有效激发了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继续完善内部服务质量考核。制定了规范化服务考核办法、星级柜员管理办法,通过服务质量和技能考核,进一步增强了门市竞争力,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各项存款余额创历史新高
联社通过招聘新员工、增加服务窗口、合理调配人员等方式,全面提升了网点服务功能。今年招聘的12名大学生、研究生等高素质青年员工,全部充实到一线,并为11个基层信用社配备了专职大堂经理,合理引导客户,不仅缓解了排队压力,而且增强了门市竞争力。加大金融机具布设力度,分流柜台人员。今年联社新增加ATM自助设备7台,增设自助服务终端54台,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功能,改善了支付结算环境。联社借助全省新形象标识更换之机,对所有营业网点更换了新标识,对部分网点进行了高标准装修改造,美化环境,建设精品网点,提升了服务内涵。采取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强化服务管理,提高了服务质量。通过加大考核力度,积极开展重点客户营销和综合营销模式,并根据春耕、夏种、秋播等不同季节的变化等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加大了资金筹措力度,使的各项存款增长较快。
信贷支持成绩斐然
年初以来,我社立足泗水县域经济实际,进一步明确信贷投向,在泗水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大讨论活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支农实效。一是加大对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努力压缩非涉农贷款,并落实优惠政策,确保农业贷款有效投放。止11月末,全辖共发放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54635万元,较年初增加8867万元,其中,农户贷款136809万元,较年初增加4822万元。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三大信用联盟”建设,重点加大了农户信用联盟和农村商户信用联盟组建步伐,通过组建信用联盟,实现与“三农”经济的对接,解决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提高抗风险能力。在农户、个体工商户及其他自然人保证类贷款利率优惠的基础上,对联盟会员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的政策,农户联盟整体贷款利率比其他贷款利率再下降30%。截止11月末,已组建农户信用联盟 89个、会员2553个农户,授信金额 21772万元。三是为进一步净化农村信用环境,扎实推进信用评定全覆盖,进一步简化手续、方便农民贷款,逐村开展信用评定工作,营造“全覆盖”惠民氛围,通过树样板,建典型,实行班子成员包点制度,有力地推动了活动有效开展。止11月末,全辖已评定信用村239个,占全辖村庄总数的40.38%,评定信用户52232户,信用户授信额度14.91亿元,其中用信10.63亿元。四是突出重点,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性。积极扩展农户小额贷款的适用范围,加大对水利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及时、有效满足抗旱救灾、春耕备耕等季节性、临时性的资金需求,切实提高信贷支农的有效性。五是加大对涉农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具备区域产业化优势企业的信贷支持。止11月末,全辖累计发放涉农中小企业贷款12969万元,中小企业贷款较年初净上升了4197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