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园分化成了8个片区,每人负责一片,实施定人定岗,每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工作,监督管理就有效多了。"1月10日,济宁市城区百花公园内,对于近些天来逐渐"变靓"的环境卫生,该园管理处副主任赵卫国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原来,从1月1日市城区城市建设管理新机制运行以来,城区主要道路、桥梁、公园划分成了56个网格,开始实施网格化精细管理,并明确了每个网格的具体负责人员及联系方式,其中较大的"格子",还做了进一步细化。目前,市政、园林、环卫等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网格化、责任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的新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在此之前,城市管理随意性较大,有什么工作大家一块干,责任不明确,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群众有怨言,往往找不到人管。"济宁市住建委相关人员介绍说,为了尽早实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城市建设管理目标,济宁市转变城市建管方式,让管理和责任明明白白。"以道路环卫为例,去年绿化带里的保洁工作属于园林部门,今年开始只要是路上的卫生,不管哪个车道或绿化带,都是由环卫部门来负责。"
记者了解到,市住建委将利用半年左右时间,完善网格布局,并借助数字网络技术,建设无线数据网格采集,完善协同指挥和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