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用旧挂历纸练习盲文。
15日上午,济宁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礼物”——由爱心义工募集的1000多本旧挂历。“一张盲文纸1毛2分钱,一名盲人学生每年要用1000张纸学盲文。挂历纸质地较厚,用它替代盲文纸,就可以为全校160多名学生节省一笔不小的开支。”济宁特殊教育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孙淑香说。
15日上午10点,三辆轿车缓缓驶入位于济宁北湖新区文轩路上的济宁特殊教育学校,车上装满了由“齐鲁济宁义工群”募集的1000多本旧挂历和衣物等慰问品。“现在学校总共有160多名学生,其中绝大部分学生都有视力障碍,他们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很多都是农村的孩子。”济宁特殊教育学校教导处副主任孙淑香介绍,尽管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费用全免,伙食也有补贴,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家庭感觉很吃力。“经济条件本就不好,为了给孩子治疗眼病,很多家长都是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给孩子治疗。”49岁的孙淑香从事特殊教育25年,看到过太多家长为孩子付出的艰辛,“孩子们都非常懂事。知道父母不容易,在学习上都非常努力。”
在教学楼三楼的一间教室里,几位学生正练习盲文写作。只见他们一只手将裁减完毕的旧挂历固定在长方形塑料字板上,另一只手则握着如锥子般的盲文笔快速点印着。“盲文纸一张要1毛2分钱,我们只在交作业时才用,平时练习都是用挂历纸。”15岁的慧娴告诉记者,她们将好心人送来的挂历纸裁小,然后做成本子,大约两周就能用完一本。“很感谢叔叔阿姨送来挂历纸,这样我们家就可以省很多钱……”
一名盲人学生每年要用1000张纸学盲文,大约要花费120元钱购买。“120元钱对很多家庭可能并不多,但对于他们这些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孙淑香告诉记者,为了帮助这些孩子的家庭节约开支,学校曾多次发起呼吁爱心市民捐废旧挂历的活动,“很多市民主动送旧挂历过来,每次都能募集到不少旧挂历,现在基本可以满足孩子们日常的练习需要,希望孩子们能够充分利用,学好盲文。” (记者 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