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病后付费"就诊模式、贫困家庭学生营养餐计划、万名保健医生进农户、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在济宁,"民生菜单"在逐步变成一道道"民生大餐",用于民生的"真金白银"在逐年增多,群众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济宁市委书记马平昌在接受齐鲁晚报采访时说,"改善民生是最大责任,我们一切的工作、所有的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让济宁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济宁将首设"百姓满意奖"
记者: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是当下地方党委政府执政理念的一种共识。济宁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呢?
马平昌: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地方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和责任。在践行"为民"理念上,我们把握了这么几点。
首先,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做到群众利益想在决策之前、群众要求解决在实施之前、群众工作做在执行之前。
干部要走近群众接"地气",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工作切实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去年,我们在全市范围开展了"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全市7.3万名机关干部联系包保全部6216个行政村,挨门逐户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每个市级班子成员每季度至少一次公开接待来访群众,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接听1次公开电话,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做到了与群众心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