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讯(通信员 徐晓 李冲)为让亲情缺失的留守儿童享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邹城市北宿镇积极为他们创造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他们走出“心灵围城”。
心理干预,为留守儿童内心点燃一盏“长明灯”。北宿镇大力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计划,按规定配齐心理健康教师和生活管理员、卫生保健员,积极进行留守儿童心理情感辅导。在全镇各学校普遍开设心理健康课,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亲情联线,为留守儿童架起一座“沟通桥”。该镇进一步加快农村学校教育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高学校上网率和学生计算机数量,在寄宿制学校建立“亲情聊天室”,安装“亲情电话”,组织留守儿童定期与远方父母进行交流沟通。
结对帮扶,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把“保护伞”。 该镇积极倡导机关干部、爱心企业家、社会热心人士担任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采取“一对一”方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与留守儿童联系,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爱心家长”每月与留守儿童的老师或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
社区关爱,为留守儿童筑起一堵“防护墙”:该镇建立了“金色童年留守儿童关爱中心”等公益性机构,广泛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