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年来,兖州市妇联立足党政所急、儿童所需、妇联所能的工作定位,大力开展“爱心妈妈”救助孤困留守儿童活动,为促进社会和谐、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高度重视,建立“爱心妈妈”与孤困留守儿童结对救助机制
作为关工委成员单位,兖州市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成立以妇联主席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兖州市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室具体抓的工作格局。我们始终把关注、救助孤困留守儿童作为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一件重要内容来抓,坚持每年春季对不同情况的孤困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经核实后为其建立孤困留守儿童资料档案,将每名孤困留守儿童的贫困原因、贫困状况、学校表现、联系方式等信息进行详细的登记,建立待助库,供资助者选择结对,为日后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救助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困境儿童发生的原因复杂,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家庭贫困和家庭监护不力,其次是社会歧视、社会保障不力和法规、法制不完善、不落实。为此,我们写出有深度的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了决策依据。在推动政策层面解决问题的同时,我们发起了爱心妈妈结对救助孤困留守儿童活动,建立了孤困留守儿童结对救助机制。
二、创新举措,将“爱心妈妈”与巾帼志愿活动紧密结合
宣传到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今年五月份,我们在全兖州市开展了“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招募活动,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手牵手、心连心”“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招募活动的通知》、《手牵手、心连心—兖州市妇联公开招募“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倡议书》,并在兖州党政网、兖州妇女网、兖州日报全篇刊登,鼓励社会爱心人士以及妇女工作者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奉献自己的爱心。对上报的“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及留守孤困儿童采取“一对一”、“多对一”或“多对多”等方式,按照“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与留守孤困儿童年龄分别结成帮扶对子,并制作了“爱心结对卡”发到“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手中,要求“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在8月底前全部与孩子们见面结成帮扶对子,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活动开展以来,各镇街、各部门各单位踊跃推荐报名,164名来自全兖州市10个镇街和教育、卫生、国税、地税、财政、住建、林业、公安、司法、工商、交运、旅游、兖州市社等部门单位以及女企业家队伍的的“爱心妈妈”们,与164名孩子们结成帮扶对子。“爱心妈妈”团队里,不仅有医生、教师、职员、女企业家,更有县级、科级领导积极参与,很多“爱心妈妈”承诺将对所帮扶的孩子进行长期救助直至孩子大学毕业,为广大干部群众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锐意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多彩。“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为孩子们送去慰问金和结对救助卡的同时,还创新活动形式,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典型事例。如:兖州市女企业家协会会员、“爱心妈妈”张凤华与33名“孤困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将2万元救助金送到孩子手中,为孩子们特制了服装,并带孩子们到兖州博物馆、农高园游玩;姜海鹏与18名“孤困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送上助学金9000元;马玲不惜花费重金带所救助的因烧伤致残毁容的孤困儿童到大医院治病,还承诺今后让孩子学一技之长,为孩子安排工作,让孩子能自食其力。兖州市卫生局在新驿镇举行了兖州市“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与新驿镇留守孤困儿童结对救助仪式,21名卫生系统“爱心妈妈”与新驿镇21名孤困留守儿童现场结成帮扶对子,互换了写有各自联系方式的“爱心妈妈”联系卡,并为每个孩子送上了500元现金;兖州市检察院组织全体女检察官进行了情暖帮扶村儿童活动,还为帮扶村的孩子们讲解了暑期安全防范知识,又与孩子们进行了“猜字谜”等互动游戏,与孩子们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生活、学习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兖州市交运局在新驿镇举行了“爱心妈妈”巾帼志愿者活动座谈会,并逐一入户对孤困留守儿童进行了家访与孩子们交换爱心结对联系卡,送上助学及学习用品;兖州市社系统的8位“爱心妈妈”带着助学金和慰问品到漕河中心小学与8位孤困留守儿童进行现场结对;国税局、财政局、住建局、人社局、图书馆、就业办、农机局、林业局、文化馆、物价局、技校、公安局也开展了相应活动,与孩子们完成了结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