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街道三个“抓好”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
近年来,鼓楼街道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大力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民主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力的促进社区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抓好社区干部队伍建设。鼓楼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村居、科室、站所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纳入了全街道年度总体工作千分考核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民主评议活动,社区党支部每半年都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进行述职述廉,由居民代表进行评议打分,评议结果与奖惩挂钩。建立了廉政谈话制度,每年纪委书记与社区干部开展一次廉政谈话,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2012年12月份,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鼓楼街道创新社区人员选用调配办法,制定了具体的遴选方案,从外地聘请了面试考官,邀请兖州市纪委、兖州市组织部领导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行全程监督,保证了面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对社区干部调任前,由街道班子成员按包居范围,履行原职离任交接和新岗任前谈话活动,进一步掌握社区新班子的思想状况,帮助干部尽快融入角色。为稳定社区干部队伍,解决社区“两委成员”工资待遇偏低的问题,切实调动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两委成员”实施了ABC分类绩效考核制,拉开档次,奖优罚劣,按月兑现,激发了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
抓好社区制度建设。一是健全完善了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理财等制度,各社区都设立了居务监督委员会,力求用制度约束人、管住事,进一步规范从政行为。二是大力开展“三务”公开。成立由街道纪工委牵头,由党政办、组织办、民政办负责人参加的“三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定了《社区党务、居务、财务公开及“民主日”活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公开的内容、程序和时间,做到常年性工作按期公开、阶段性工作定时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大事项全程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确保居务公开透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加强“三资管理”。全面推行“社区账、街道管”工作,确保社区“三资”规范管理、合理利用和保值增值,有效地解决了社区账目不清、开支混乱问题。四是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在街道机关和社区居委会建立了人脸识别考勤制度,对干部上班值岗和工作状态实施电子化考勤,有效地杜绝了无故缺勤和迟到早退现象。为激励街道班子成员和社区争先进位、比学赶超,街道设置了工作实绩展示牌,按月通报、天天晾晒,促进社区各项工作开展。
抓好管理服务创新。近年来,城兖州市建设管理及社会民生事业工作不断扩容到社区,大量企业下岗分流人员由“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社区功能不断增加,社区工作正在向多角度、深层次拓展。鼓楼街道党工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主动适应这一新形势的变化、新任务的需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社区延伸。一是对社区党员实行单位和社区双层管理。依托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机制,让领导干部在工作之余走进社区,走近群众,自觉接受社区和群众的监督。二是对辖区所有党员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本着便于联系、便于组织、便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将社区内党员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在网格内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员的监督作用,组织他们参与社区管理,监督社区事务,及时搜集社情民意并向社区居委会及时反馈,形成了“党员网格化、管理全覆盖、监督无缝隙”的工作机制。三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认真组织社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廉政勤政集体宣誓、书写廉政勤政承诺书、唱响廉政歌曲、廉政演讲比赛、参观廉政教育图片展等活动。以社区文化为依托,以文艺队伍为骨干,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黑板报、阅览室等阵地,张贴弘扬爱国、守法、清廉、文明的宣传画,书写反腐倡廉警示语句,广泛开展廉政文化渗透性教育,使廉政建设融入社区,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廉政文化的氛围中和寓教于乐的的形式中,进一步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受到警醒和教育。四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街道投资60万元建设了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将计生办、民政办、综合治税办、劳动保障所等窗口单位,搬入大厅实施集中办公、一站式服务,在服务大厅设置了电子信息屏、电子触摸屏,推行了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各社区设立了便民服务室,力求用最短的时间,为群众提供最优质、最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