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了解到,日前,《济宁市环境空气污染应急预案》正式发布,今后我市一旦发生极严重污染时,我市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实施更加严格的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公交、出租等民生保障车辆和正在执行紧急公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除外)减半出行,提倡社会车辆减少出行。
预警等级:环境空气污染预警分为黄、橙、红三级
记者了解到,该方案适用于在济宁市行政区域内,由于持续不利气象条件或突发环境事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水平的天气(沙尘暴天气除外),并根据环保和气象部门会商预测未来48小时将持续出现环境空气污染时,启动相应应急措施。
根据应急预案,将环境空气污染预警分为重度污染、严重污染、极严重污染三级。重度污染是本市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00至300范围,并预测未来3日将继续保持和加剧污染,启动环境空气污染Ⅲ级黄色预警。
严重污染为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在300以上500以下,并预测未来2日将继续保持在300及以上,启动环境空气污染Ⅱ级橙色预警;极严重污染是一个或多个区域24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及以上,启动环境空气污染Ⅰ级红色预警。
预警机制:当空气质量指数达到200以下时,终止应急预案
记者了解到,我市环境空气污染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分为空气污染信息、研究判断、报告、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终止的流程 根据预案,当空气质量好转,空气质量指数(AQI)到达200以下后,作出预案终止的决定。预警的启动和终止由市政府发布,市政府应急办负责实施,通过媒体公布,并通过适当渠道通知污染的县(市、区)政府或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度假区管委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当接到预警通知后2小时内,按照各自职责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每12小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展情况。
响应措施:每级响应分为健康防护、建议性污染减排、强制性污染减排
该预案根据三级预警级别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每个级别的应急响应措施分为健康防护、建议性污染减排、强制性污染减排。当发生严重污染时,我市将提醒儿童、老年人和患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建议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确需外出要采取防护措施;建议中小学及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倡导公众及大气污染物排放单位自觉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强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正在执行紧急公务的军车、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等车辆除外)停用50%,同时在人口密集等环境敏感区对机动车实施限行;对燃煤锅炉、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加大执法检查频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行,对在线监控超标企业立即停产;对除民生工程外的燃煤企业实行限产限排;重点排污单位通过降低生产负荷、提高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效率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30%;停止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拆除工程,土石方施工工地减少土方开挖规模等措施。
当发生极严重污染时,除采取健康防护、建议性措施外,还将强制性地实施施工工地室外作业一律停止施工;房屋征收拆除工程停止施工;在保持日常道路清扫保洁的基础上,每日增加机械清扫保洁作业2次以上;停止渣土运输;禁止露天烧烤及焚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市气象部门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合理采取人工增雨作业等措施。
词条:空气质量指数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记者 相启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