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按照金乡县委金乡县政府提出的“落实年、突破年”的要求,霄云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创新赶超、争先进位”总基调,围绕一个中心,打造两个亮点,践行三项职责,突出四条主线,和谐凝聚,务实创新,全力打造“工矿重镇、长寿水乡、礼佛圣地”。
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打造金乡南部“工矿重镇”。按照“两区同建”规划建设要求,把金丰线与枣曹线交界处的霄云产业园区与霄云寺社区相结合,科学规划、统筹建设,着力打造以辉煌车业为首的新能源产业区,以恒盛纺织为首的棉纺织加工区,以清源煤业为首的煤炭加工区,以诚信钢构为首的机械配件加工区,以同泰果蔬为首的农副产品加工区的千亩全民创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煤炭资源,继续向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策划推介一批矿山机械、煤炭化工项目。积极促进奥德燃气、东鑫隆、恒益纺织、创大纺织等一批续建项目建成达产;帮助推进信诚钢构、迎宾钢构、陆威昂驰等一批新建项目快速建设;力促上海立科医药物科技、济宁中联精细化工制药合同项目早日落地。
打造两个亮点。经济是基础,文化是核心,该镇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在全力打造“工矿重镇”的基础上,以东鱼河生态宜居的地理环境为依托,以霄云悠久的佛教文化为底蕴,强力推出鲁西南“长寿水乡”、“佛教圣地”这两张名片。为此,该镇专门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邀请中科院专家、学者对该镇实地调查走访,对水、土壤、农产品样品进行抽样化验,充分发掘霄云丰富的长寿文化和佛教渊源,从而打造长寿文化产业和佛教文化产业,并以此来提高该镇及各类产品的知名度,特别是大蒜的附加值,进而推动全镇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
践行三项职责,即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借助千名干部包村联户,深入基层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有碍发展的“瓶颈”问题,深化镇领导、服务部门联系挂点骨干企业帮扶制度,切实抓好企业跟踪服务,继续在用地、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促成有限资源和要素向骨干企业汇聚;以大绿化攻坚暨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确保按期完成道路硬化及环境整治验收任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到位,落实到位,让群众成为最大受益者。
突出四条主线,即文化发展产业、镇驻地提升工程、“三引”项目工作、煤炭产业发展四条主线。结合当前实际,该镇成立了“一个中心、四个指挥部”,即成立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发掘霄云丰富的长寿文化和佛教渊源为主,打造长寿文化产业和佛教文化产业,以此提高霄云及各类产品的知名度;成立镇驻地功能提升指挥部,紧紧围绕霄云实际,聘请同济大学对镇驻地整体发展方向进行规划,提升镇驻地的服务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城镇;成立“三引”工作指挥部,制定奖励办法,在全镇掀起“引项目、引资金、引税源”的“三引”热潮,为加快霄云发展,实现经济跨越注入强心剂;成立煤炭产业发展指挥部,紧紧围绕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向化工园区、经济开发区策划推介一批矿山机械、煤炭化工项目,同时加强镇域内现有煤场管理,确保各类税收足额上缴。(孟凯 单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