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我市始终把工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战场,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植壮大“双轮驱动”,突出抓大产业、大项目、大园区、大招商,开展“大项目突破年”,实施“1351”百千亿产业培植工程,制定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扶持经济园区转型升级、推动全民创业、支持驻地企业融合发展等系列政策。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91家,销售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8家,兖矿集团突破千亿大关,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双双超过三百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销售收入增长47%。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3个、同比增加34个,工业经济逐月回升向好。同时,加快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培育载体、优化环境,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去年服务业完成投资877.6亿元、增长24.3%,投资50亿元的万达广场等38个重点项目全面启动。
城镇化是我市实现跨越崛起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我市以承办第23届省运会为契机,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持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坚持“中心突破、组群发展、城乡统筹、梯次推进”战略取向。为强力突破中心城区,我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加快北湖新区开发建设步伐,同步推进东部科技新城、济北新区、西部运河商贸物流区和老城区重点片区开发,形成了“一城四区、竞相发展”的格局。去年中心城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96个、完成投资121.9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24.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17万,省运会场馆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在中心城区又启动了总投资143亿元的119个重点城建项目。为加速组群城市融合发展,我市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牵动,加快济兖邹曲嘉组群城市一体化进程,去年五大板块间启动了总投资227亿元的70个重大项目,今年又启动了总投资173亿元的39个基础设施项目,并将全面实现组群城市间公交一体化,组群城市的“同城效应”进一步显现。同时,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力度,市财政每年列支1亿元支持奖励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建设用地出让金净收益、征收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垃圾处理费等税费,全部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目前,我市已有全国重点镇5个、省级中心镇22个、全省百镇建设示范镇8个。在抓好城市建设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精细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实施了“城市绿荫行动”和城区道路提升、背街小巷治理、公共交通畅通等工程,城市功能和形象进一步改善。我市还加大政策机制创新力度,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快速膨胀城镇人口。截至去年底,全市城镇人口规模达到381.14万人,城镇化水平提高到46.13%,其中去年提高了2.1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17.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2.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