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决定着全市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为促进县域经济争先进位跨越赶超,我市大力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从产业发展、园区建设、财政激励等8个方面采取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县域发展活力。同时,把镇域经济发展提升到市级层面来推动,出台了专门扶持政策,对156个乡镇街道统一考核排名。市里还对每个县市区成立一个推动组,一县一策助推发展;组织97个市直部门单位直接联系包保47个乡镇(园区),派出工作队自带经费帮助招商助推发展。特别是对四个薄弱县,建立了“市委常委包保、市直部门牵头、金融机构支持、大型企业相助”的帮扶机制,加大支持力度。去年县域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23%以上,在全省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排名中我市有9个县市区实现了位次前移,今年一季度有8个县市区再次进位。
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为充分发挥济宁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迈进,我市强力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建设,去年开始实施文化建设“突破曲阜”战略,从税收、土地、融资、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全力支持曲阜文化发展,目前已启动50多个重大文化项目。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建设曲阜“文化经济特区”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曲阜“文化经济特区”规划建设,迅速启动各项工作,着力打造文化经济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同时,强力突破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国开行与我市达成198亿元的曲阜片区大遗址保护开发性贷款协议,投资100亿元的尼山圣境、35亿元的东方文博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去年全市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342.2亿元、增长19.5%。
目前,济宁正抓住建设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和曲阜“文化经济特区”两大历史机遇,全力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记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济宁作为一个实力较强、产业发达、城乡秀美、人民富裕的区域中心城市,必将在西部经济隆起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