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兖州市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兖州市出台《济宁兖州市2013年城镇化推进实施方案》,今年兖州市将以迎接第二十三届省运会为契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及县城、小城镇建设,大力推动人口城镇化,努力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具有时代特征、济宁特色,城乡融合、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建设道路,确保今年全兖州市城镇化率提高3.3个百分点,三年内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全兖州市需新增城镇人口34.1万人。
中心城区拓展8平方公里
今年兖州市将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分层次逐步放宽、放开户籍限制,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制度差别,积极调整乡镇街区规划,引导农民有序转化为城镇居民;实施省、兖州市示范镇建设行动,加强城镇社区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坚持产业兴镇战略,加强园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通过集中突破济宁城区建设,加快济兖邹曲嘉组群城兖州市融合发展,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城镇化追赶战略。
记者了解到,兖州市将强力突破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城兖州市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确保中心城区面积拓展8平方公里。建立健全分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降低保障房购租门槛。今年全兖州市将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3086套,其中新建廉租住房950套,公共租赁房3150套,经济适用房5250套,新增廉租住房补贴1020户;开工建设棚户区住房2716套。
今年7月底前完成《城镇化发展规划(2012—2020年)》编制工作,大力实施城兖州市“绿荫行动”。加快城区供水供暖供气管网建设,完善城兖州市骨干道路网络,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整修,分步骤、分批次进行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城区整体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切实提高城区兖州市政公用设施运行能力。
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和人口统计制度
兖州市将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力推进城兖州市化率提升,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及时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逐步建立以公民经常居住地登记常住户口为基本条件,与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兖州市还将建立以兖州市为总体的人口抽样调查制度,再辅之以城兖州市人口全面通缉制度。年内将乡镇驻地公共基础设施连接到区域内纳入镇域统计范围,将常住人口超过3000人,且不属于乡级政府驻地、完全连接的地域、部分连接的村级地域中的独立的工矿区,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区域。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区域,从事非农业人员达到70%的类似村委会纳入统计范围。
另外,兖州市还将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当扩大高校办学规模;妥善解决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就学问题。兖州市还将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公平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扩大到所有建制镇的各类企事业单位、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类劳动者,逐步取消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的户籍区域限制。
调整乡镇街区规划
兖州市将积极推进撤乡设镇和撤镇设街,2013年撤乡设镇数量不低于6个,撤镇设街数量不低于6个。其中,兖州市将做好省级示范镇大安镇建设工作,,并于7月底前完成《城镇化 发 展 规 划(2012—2020年)》编制工作。泗水县将积极实施大黄沟乡撤乡设镇。微山县将实施西平乡、微山岛乡撤乡设镇。嘉祥县将积极实施卧龙山镇撤镇设街,黄垓乡、满硐乡撤乡设镇,做好省级示范镇疃里镇建设工作。汶上县将积极实施汶上镇撤镇设街,撤销军屯乡,以原军屯乡行政区域设立大汶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