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代传春)“原先浇地的那些繁琐程序都没有了,现在只要把电卡往井上的电源器上一贴,水就顺着地下管道直接到地头了。不光省事还省钱,俺这10多亩地,如今浇一遍就能比原来省七八十块钱”。新驿镇前闫村种田“老把式”李大爷告诉笔者,他和老伴同岁,今年都是63,身体都很健康,两个儿子、儿媳都在外地打工,家里的10多亩责任田平时都是靠老俩口莳弄。在上级没帮着搞“小农水”建设以前,浇一遍地又是起机子、又是安水泵,还得来回看垄沟跑水了没有,可麻烦了。“那时,一遍地浇下来,往往三五天都缓不过劲来。”李大爷说。
如今,在新驿不仅“小农水”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还有公交车通到村、大街小苍硬化亮化、有线电视入户、新“农合”、新“农保”、创业扶持政策、阳光培训等一串串实事、好事。西东村残疾人王兴标说:“是上级的扶持政策,鼓起了俺的创业勇气,要不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下步,俺得好好打理这个海尔家电专卖店,多为发展做些贡献”。
得民生,源于顺民意。近年来,围绕改善民生,逐步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新驿镇每年年初都组织开展民生实事项目民意征集活动,按尊重大多数群众意愿和把握轻重缓急原则及财力承受能力,制定民生项目实施“路线图”,对确定实施的每一个民生项目都严格落实责任,明确时间进度、严把质量标准,力求把每个民生项目办好、干实。如去年建成的公交车换乘站,开通的教师通勤车,前者在全省农村乡镇中实现了率先,后者在兖州市农村乡镇中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