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隆庄镇把关注弱势群体、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立足生活保障、身体康复、就业创业做文章,残疾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温暖工程”送关爱。通过深入残疾人家庭开展调查研究、访贫问苦等活动,准确掌握残疾人各类需求,为全方位多层次救助提供科学依据。全面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累计为65名农村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3.6万元;积极改善残疾人住房条件,对3户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建设;深度关注残疾生活质量,发放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家庭生活补助4.3万元,0-6岁残疾儿童补助金6800元,380多位残疾人士免费享受新农合、新城合,对符合条件的83户残疾人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救尽救,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残疾人。
“康复工程”送健康。依托兖州市、镇、村三级卫生机构,建立了济宁兖州市级康复示范站4个,兖州市级康复示范站近20个,努力实现“人人享受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12年以来,免费为60名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住院治疗和服药救助,为21名听力残疾人发放了助听器和服务费,156名白内障残疾人重见光明,60名残疾人实现居家托养,开辟了残疾人走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致富工程”送希望。下发培训意向调查表,制定针对性技能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农业技术、电脑技能、网络营销等实用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200余人次,就业率达80%。发挥塑编产业用工量大、劳动强度低的优势,鼓励引导企业招收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进厂务工,120多名轻度残疾人当上了挣工资的“蓝领”。采取基地带动辐射、政策扶持保障的方式,积极引导残疾人走扶贫开发的路子,实现了残疾人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目前,以兴隆农业大世界为基础的农业扶贫基地建成启用,吸纳16名残疾人进场就业,与15户残疾人家庭签订购销合同,带动发展花卉、苗木种植面积60亩,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让残疾人在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身价值,燃起了有尊严、能独立、奔小康的新希望。(郭明德 牛秀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