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向全市发出了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的动员令,并组织了市政考察团赴江苏浙江地区学习。市中区迅速行动,深刻学习先进地区推动发展的高远境界、先进理念、科学方法,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就进一步增强区域集聚辐射能力,以中心突破带动组群城市融合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新斗。
李新斗说,这次随市党政考察团赴江浙地区学习考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南方各地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的高速度、大手笔、新境界。特别在新型工业、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在运用市场化理念突破发展难题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市委提出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这是在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综合分析我市所处的发展方位和面临的机遇条件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市中区作为中心城区,将进一步强化领先、率先、争先意识,积极融入和服务大局,按照打造区域性现代商务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和创新型低碳工业示范区、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四心两区”战略地位,大力实施双城同建、项目带动、科教优先、创新发展“四大战略”,集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两大突破”,务求在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上先行一步、率先突破。
李新斗表示,市中区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转调创主线,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质量效益这一中心和基地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方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健全完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新型工业为支撑、生态农业配套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不动摇,一方面积极扩大服务业容量,高标准抓好万达广场、苏宁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南池商业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服务业质量,积极引进沃尔玛、春天百货等国际知名品牌,启动圣泰金融大厦、金融商业广场等项目,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力争服务业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0%以上。把突破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深入开展好工业突破年、招商年活动,加快完善唐口工业园区路网管网、供热中心、污水处理等设施,尽快实现“七通一平”,确保年内新上2个投资过10亿元、1个投资过20亿元的工业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扶植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村经济组织,推进生态农业提质增效。二是突出建管并重,做美做优中心城区。按照品质高端、宜居宜业、水城风貌定位,以东南、西南两大片区为重点,加快老城区搬迁改造。启动实施济宁饭店、济宁医学院、煤化公司、清华园等一批片区规划建设,加快东五里营片区、火柴厂片区、运河佳园二期等在建项目进度,抓好王母阁路、济安桥路等一批道路的升级改造,全年搬迁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以开展“五城同创”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城市管理。理顺街居、部门管理事权,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抓好村庄道路硬化、路灯安装、背街小巷维修改造三大工程,健全完善物业管理、门前三包、市场化运作等长效化工作机制,确保居民小区、集贸市场、小街巷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持续改善。三是突出西跨发展,提速推进城镇化进程。积极对接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发展规划,推进城镇开发建设、产业大项目建设跨过运河发展。按照济嘉融合打造西部物流区的战略部署,启动车站西路西延等路网建设,进一步拉开济宁经济开发区框架。加快推进豪德商贸城、美恒汽博城、苏宁物流园、海尔产业园等大型现代物流项目,打造千亿级物流园区。开工建设市中区汽车站、济宁中医院等一批配套项目。牢固“镇当城建”理念,完善城镇建设规划,抓好唐口片区、八里庙片区等一批重点项目,逐步形成以街道镇驻地为中心、大型社区为骨干、中心村和新型社区为基础的现代化城镇体系,确保城镇化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四要突出民生保障,建设幸福和谐中区。健全完善民生保障十大体系,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居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群众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享有更高效、更便利、更实惠的公共服务,大幅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